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 )
| A.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 | B.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 |
| 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 | D.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 |
新航路开辟后,促使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是由
| A.陆路——海路 | B.地中海区域——大西洋沿岸 |
| C.波罗的海——大西洋沿岸 | D.大西洋沿岸——地中海区域 |
“他相信当时已日益流行的地圆学说,只要从欧洲海岸一直向西航行,就可以到达印度。1492年8月3日拂晓,3艘帆船从西班牙南端的巴罗士港起航,向西驶去。”这次航行的结果是
| A.完成了环球航行 | B.到达了印度半岛 | C.发现了“新大陆” | D.抵达南非好望角 |
历史学家巴若斯在描写一位葡萄牙航海家的航海发现时写道:“船员们惊异地凝望着这个隐藏了多少世纪的壮美的岬角。他们不仅发现了一个突兀的海角,而且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下列有关此次航海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位航海家是迪亚士 | B.此次航海路线是向东横渡太平洋 |
| C.此次航海抵达了印度 | D.此次航海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
清朝时期,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左右。这说明,当时这一政策的实质是
|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 B.严令禁绝对外贸易 |
| C.扩大对外贸易 | D.支持海外贸易 |
中国古代晋商普遍认可“君子爱财,生财有道”;徽商胡仁之说:“平则人易亲,信则公道著,到处树根基,无往而不利。”反映出中国古代商人崇尚的商业精神是
| A.重义轻利 | B.讲求信义 | C.勤俭致富 | D.见利忘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