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逝世时,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945年4月14日的社论《民主巨星
的陨落:悼念罗斯福总统之丧》中说,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安定了国民生活。”这表明 ( )
A.“新政”剥夺了美国公民的自由民主权利 |
B.“新政”完全采用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方式,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相同 |
C.“新政”的民主性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评价 |
D.“新政”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一次调整 |
清初,奖励垦荒,宣布原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和实行“摊丁入亩”,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A.调整生产关系 | B.满足农民的土地所有 |
C.加强经济掠夺 | D.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
大一统王朝屡屡被农民起义推翻,一再印证了“舟水之喻”。秦末和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共同点是
A.以民间宗教为组织形式 | B.带有反对民族压迫的特色 |
C.为反对苛政而举兵 | D.以“平等”的口号相号召 |
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的到了广泛响应,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中国提出这些原则的历史场合是
A.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建交谈判 |
B.同印度、缅甸等国协调邻国关系的外交会谈 |
C.解决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
D.讨论亚非国家发展问题的万隆会议 |
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下列三位中国领导人向美国表明的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是
A.一个中国 | B.“三个世界” |
C.“一国两制” | D.四项原则 |
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理解是
A.接纳了英国“主权与治权分开”的提议 |
B.给予特别行政区包括外交和国防在内的自治权 |
C.在主权问题上采取了更加灵活的策略 |
D.大陆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