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艾伯特·林德利指出:“罗斯福先生是正当美国旧制度一败涂地之时就任总统的。”这里的“旧制度”是指( )
| A.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
| B.自由资本主义体制 |
|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制 |
| D.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
有人认为:“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适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守宰(地方长官)者,苟其心,思迁其秩而已,何能理乎?”下列引自柳宗元《封建论》中的言论,能驳斥该观点的是( )
① 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②(秦)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
③(汉)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
④(唐)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复杂深奥)。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
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随意而设也。”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
①文中的“原理”是指分权制衡原则 ②“秦之定制”奠定了后世的基本政治格局③ 作者认为“后世”的官制没有创新 ④作者于对“原理”的开创者持赞赏态度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优良传统。下列对下图所示水利工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最初起到了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的作用 |
| B.促进了秦国农业发展,使东方六国难以抗衡 |
| C.第一次沟通了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 |
| D.加快了岭南地区归入中央政府管辖的进程 |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
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
| C.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
“豆”的本义指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常作礼器,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左传·昭公三年》载:“四升为豆。”结合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豆”属象形文字,汉字中从“豆”的字往往与食器或豆类有关
②汉字可能是从原始图画演变而来
③“豆”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容器和容量单位
④中国古代礼器的使用受到礼乐制度的规范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