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默写
羌管悠悠霜满地,                                      
老夫聊发少年狂,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用                                   两句写出了作战目的,也是作者的理想。

科目 语文   题型 默写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诗词积累:联系上下文,按括号里的提示,填写古诗句。
⑴竹坞无尘水槛清,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⑶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
⑸登临吴蜀横分地,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⑺细草微风岸, 。(杜甫《旅夜书怀》)
,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
⑼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时,面对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浮想联翩,“
”的思乡之句油然涌上心头。(李白《渡荆门送别》)

(1)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_______________,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6)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子曰:“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论语》)
(10)《观沧海》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11)《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

请把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1)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乡泪客中尽,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3) ,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4) ,云外一声鸡。(梅尧臣《鲁山山行》)
(5) ,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6)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7)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
(9)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浣溪沙》)
(10)《望岳》一诗中诗人化用孔子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表达不但要攀登泰山极顶,更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诗句是___ ___,_____ ___。
(11)《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相反的语句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们应当珍惜青少年时期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免得老年时才慨叹“
。”(用汉乐府《长歌行》中的诗句回答)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流水前波让后波(刘禹锡)
(2)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 《沁园春》)
(3)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4)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5)何当共剪西窗烛, 。 (李商隐《夜雨寄北》)
(6) ,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7)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涵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
(8)()(填作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情景交融,着力表现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的句子是“ 。”

课内外阅读积累
1._____ _____,儿女共沾巾。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 _ ____,欲上青天览明月。
4.好朋友分别,彼此依依不舍,你可引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名句“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慰他。
5. ,客舍青青柳色新。 ,西出阳关无故人。
6.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7.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 ”。
8.“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他确乎有点象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所选语段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语段中的“他”指的是 。 请赏析选段中画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简要概述“他”后来的命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