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有下列装置(锥形瓶中为两个小烧杯,玻璃管中为某有色液体)、若干个正在萌发的种子、NaOH溶液、清水等材料,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1)实验原理:当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时,吸收的O2量       释放出的CO2量。
(2)实验步骤:
①取三个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编号1、2、3,其中3号装置作为对照
②在1号装置的锥形瓶中右边的烧杯中放入一定量的NaOH 溶液;在2号、3号装置的锥形瓶中右边的烧杯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水。
③在1号、2号装置的锥形瓶中左边的烧杯中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3号装置左边的烧杯中放入等量的煮熟的种子,一段时间后观察三个装置玻璃管两侧________的变化。
(3)实验现象:
1号装置玻璃管两侧液面________;
2号装置玻璃管两侧液面________;
3号装置玻璃管两侧液面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与能量关系。据图回答:

(1)根据图A写出图B所示能量金字塔中②对应的生物名称
(2)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水华频繁发生。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的方法构建生物修复系统,收到较好效果。其原理是应用了上述生物之间的 关系。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演替。
(3)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则该种鱼种群数量最大点位于
图中 时间。

(4)假如鲫鱼的食物有1/2来自轮虫,且该系统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量为200KJ,那么其中来自轮虫的能量为 KJ。

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问题。
甘蔗发霉时滋生的节菱孢霉菌能产生三硝基丙酸(3-NP),引起神经细胞中毒或凋亡。图甲表示突触结构,③表示兴奋性神经递质。图乙表示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1ml3-NP(300umol/L)后,小鼠纹状体细胞合成的与凋亡蛋白相关的mRNA(P53)的总含量。请回答。

⑴甲中结构①发生的代谢过程是 ,④(受体)的功能是
⑵胆碱酯酶能够分解兴奋性神经递质,而3-NP能抑制胆碱酯酶的合成,则图甲中物质③的含量会 ,将导致下一个神经元
⑶图乙同期对照组中应加入 。在神经细胞凋亡过程中直接起作用的细胞器是
⑷据图乙推测小鼠纹状体细胞凋亡数目可能在 时段内增加的最多。

玉米籽粒的颜色有黄色、白色和紫色三种。为了解玉米籽粒颜色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以下6组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请分析回答: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亲本
组合
纯合紫色×
纯合紫色
纯合紫色×
纯合黄色
纯合黄色×
纯合黄色
黄色×黄色
紫色×紫色
白色×白色
F1
粒颜色
紫色
紫色
黄色
黄色、白色
紫色、黄色、
白色
白色

(1)玉米籽粒的三种颜色互为相对性状。根据前四组的实验结果 (能,不能)确定玉米籽粒颜色由几对基因控制。
(2)若第五组实验的F1籽粒颜色及比例为紫色:黄色:白色=12:3:1,据此推测玉米籽粒的颜色由 对等位基因控制,第五组中F1紫色籽粒的基因型有 种。第五组F1中所有黄色籽粒的玉米自交,后代中白色籽粒的比例应是 。第四组F1籽粒黄色与白色的比例应是
(3)玉米植株的叶片伸展度较大,易造成叶片间的相互遮挡,影响对光能的利用率。在玉米田中,偶然发现一株叶片生长紧凑的植株。检验此株玉米叶片紧凑型性状能否遗传,最简便的方法是 (杂交、自交、测交)。若此性状可遗传,则后代出现 。如果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相同,则最初紧凑型性状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小麦旗叶是小麦植株最顶端的一片叶子,科研人员对小麦旗叶发育过程中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行研究,测定其不同发育阶段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注:“-”表示未测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叶片发育时期
叶面积
(最大面积的%)
总叶绿素含量
(mg/g·fw)
气孔相对开放度(%)
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
A
新叶展开前
20


-2.7
B
新叶展开中
86
1.2
5.6
1.8
C
新叶已成熟
100
12.7
100
5.9


(1)B时期的净光合速率较低,原因可能是吸收_____________少,影响光合作用过程。
(2)若将A时期的旗叶置于密闭恒温玻璃容器中,给与恒定的光照,一段时间后,A期叶肉细胞中,明显增强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_增多。将C时期的旗叶置于密闭恒温玻璃容器内,连续48h测定容器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作用强度恒定)。

(3)曲线分析,实验中由12时到18时叶绿体内C3含量变化是_________;叶绿体利用CO2速率最大的时刻是_________h时。
(4)小麦旗叶因叶面积大、细胞中叶绿体数目较多,叶绿体中基粒数量多,对小麦籽粒的产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科研人员认为,在小麦的灌浆过程中,小麦胚乳中的淀粉主要由旗叶提供。请补充完成以下科研实验设计思路并加以验证。
①在小麦的灌浆期,将旗叶和其他叶片分别包在密闭的透明袋中,分别通入充足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并始终保持25℃及给予合适的光照等条件。
②将小麦培养至籽粒成熟时期收获籽粒。
③检测、测定籽粒胚乳中_____ ____的含量并计算比例。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科研人员的认识是正确的。

Ⅰ.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将番茄培养在含Ca2+、Mg2+、Si4+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这三种离子的浓度(图1)。营养液中的无机盐离子通过__________方式进入番茄体内,吸收结果表明番茄对 的吸收最少,而对另外两种离子的吸收较多,这一差异与根细胞膜上 有关。

Ⅱ.下图2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活动过程,①-⑦代表各种物质,甲、乙代表两种细胞器。图3表示该植物叶片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S代表有机物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甲、乙两种细胞器的膜面积都很大,其中乙增加膜面积主要是通过_ 。在甲种细胞器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2)乙细胞器是进行 的主要场所,其总反应式可表示为
(3)若番茄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中,则图1中“⑥→⑤→⑥”就不能循环进行的原因是没有光反应为它
提供和 ;图2中,物质①和物质⑦分别是
(4)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3为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时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图3 中的A点时,图2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 当光照强度处于图3中的D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