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
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⑴据材料一,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 “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李贽《焚书》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⑵据材料二,明朝的李贽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
材料三 “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后人,就是
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
后,也总是当着权势者们的‘敲门砖’的差使的。”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⑶据材料三,汉代以后出现“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其原因何在?(2分)
⑷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以孔子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
阅读下列材料解答问题 (9分)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请回答:
(1) 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3)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分别是什么?概括两个核心的含义?
阅读下列材料解答问题
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1) 三则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的什么现象?
(2) 如何评价材料三所反映的运动?
材料四…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五“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3) 材料四是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丰功伟绩的写照。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描绘的分别是哪三大理论成果的产物?
(4) 材料五中的“老人”是谁?“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
(5) 材料五中“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的“诗篇”围绕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解答问题
于丹教授在 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这突出反映了当前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也。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引自《论语》
孔子说:“善人治国一百年,可以消除残暴和杀戮了”“只要一心追求仁善,就不会有邪恶”。 ——引自《何新论坛》
材料二: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无知即罪恶。德性即知识。
——苏格拉底
(1) 孔子被后世称为“圣人”, 比他稍晚些的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被马克思称为“哲学之父”。上述材料表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2分)
材料三:“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 的差使的。自 20 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 ——《鲁迅全集》
(2) 你如何理解孔子死后,为了使它成为“敲门砖”学者们对它又有何发展? (6分)
(3) 自 20 世纪开始以来,为什么“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 (3分)
材料四: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到 2010 年,全球将建成 500 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 4 天诞生1所的速度增加。--―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
(4)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会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雅典创造了民主体制,为近代民主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近代以来,实现民主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8世纪,雅典、斯巴达等城邦逐渐发展起来,雅典是最大的城邦,面积才不过有1000平方英里,鼎盛时期人口约为40000人……各城邦在彼此分立的同时,又频繁交往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希腊海岸曲折,港湾众多,海洋资源条件得天独厚使得雅典这些城邦是各种商品的集散地,贸易活动频繁……雅典等城邦也是希腊的文化中心,雅典人在城市附近依山修建了许多露天剧场,当时雅典公民到剧场看戏、听演讲时,国家还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1)材料一中当时雅典公民到剧场看戏时,为什么国家还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呢?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雅典城邦具有哪些特点?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2)材料二源自于欧洲哪部法律文献?指出据此文献该国建立了何种政治体制?其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材料三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相互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摘自《美国的历程》上册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确立共和制的?
材料四如图,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材料四中美国的“费城制宪”制定了哪一部法律文献?并由此确立了哪些“新体制”和原则来维护民主的?该文献规定总统与国会各行使什么权力?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阅读下列图表及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如图,秦朝时,其政府的组织形式如图一所示,开创了影响我国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
材料二:如图,秦朝以后的历朝历代,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中央政府组织,如图二、图三所示。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地方设行中书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须呈报枢密院,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重大民政事务须呈报中书省,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为了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各省官员定期互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赵翼《檐曝杂记》
材料四:为解决西北军务需要,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缜密者入缮写。后名军机处,地处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近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赵翼《檐曝杂记》
材料五: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可决弹劾之。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了秦朝实行的哪几大政治制度?其地方组织形式与西周时期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什么改革?)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元朝在地方实行的行省制度,它是如何受中央节制的?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5)清朝前期,专制主义达到了顶峰,清朝晚期,专制主义遭到毁灭性打击。请依据材料四、材料五及所学知识加以说明。从以上变化变化中可以看出我国政治什么样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