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太阳系中三颗相邻行星的绕日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判断①、②行星分别是
A.水星 火星 | B.火星 金星 |
C.金星 火星 | D.水星 金星 |
2013年3月某日,为缓解旱情,如图所示区域抓住云层厚度较大的有利时机,实施了人工增雨。表格为此次人工增雨实施前后的天气情况。据此回答下题。
表:
日期 |
24日 |
25日 |
26日 |
27日 |
气温(℃) |
17~28 |
16~22 |
15~23 |
17~24 |
风力 |
微风 |
东北风3~4级 |
微风 |
微风 |
为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地区实施人工增雨的最佳地点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根据表1所示的天气变化情况,最有利于实施人工增雨的时间是
A.24日 | B.25日 | C.26日 | D.27日 |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题。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大致为
A.东西走向 | B.南北走向 |
C.东北——西南走向 | D.西北——东南走向 |
在图示天气系统影响下
A.甲地处背风坡,降水概率较小 | B.乙地吹偏西风,气温较高 |
C.丙地吹东南风,降水概率较大 | D.丁地吹偏西风.晴朗少云 |
下图为我国天津市不同季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其中图甲为“1985年7月6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乙为“1982年12月18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回答以下各题对比上面图甲和图乙,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夏季强度更大 |
B.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冬季强度更大 |
C.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夏季更为密集 |
D.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变化趋势在不同季节是完全相反的 |
下列对导致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由郊区向市区有规律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人为热排放 | B.城市建筑密度 | C.工业活动 | D.纬度差异 |
若只考虑温度因素,下图中与M、O、N一线近地面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某中学生地理夏令营到我国南方进行野外考察,区域主要包括下图中的甲、乙、丙、丁四地。读图回答下题。同学们到达丁山顶后,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从山下带来的水银气压表的读数变小 |
B.太阳从西南方向落于地平线 |
C.GPS手持机显示的是25°44′N 123°28 E |
D.水杯里的水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冰 |
考察结束后,部分地理夏令营队员在QQ群中交流,其中发言最可信的队员是( )
残荷听雨:
我在甲湖舒舒服服地游泳,只是喝了几口水,这里的水真咸啊……邂逅。
一场盛夏的璀璨(256437673) 19﹕53﹕12 :
路过乙地时,我走在河流的冲积扇上。
风景再美︺没你也out(1323221651) 19﹕53﹕41
到达丙区域时,我发现顶部岩石破碎,且有泉水岀露……
☆江南style(114640025) 19﹕54﹕12
攀登丁山时,我依次看到常绿硬叶林、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
A.残荷听雨 | B.一场盛夏的璀璨 |
C.风景再美没你也 | D.江南style |
下图为“东北地区河流封冻等日数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造成M、P两地河流封冻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形 ②冬季风③含沙量 ④纬度位置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为及时掌握P河段冰情,防汛部门应利用()
A.GPS技术预测河流封冻情况 | B.GIS技术确定封冻河段位置 |
C.RS技术观测河流冻融情况 | D.GPS技术预测河流封冻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