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甲基(-CH3)中含有电子的数目为10NA |
B.1 mol乙醇在O2中完全燃烧,电子转移数目为12NA |
C.1 mol乙醇(c2H5OH)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7NA |
D.标准状况下,22.4 L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 NA |
当向蓝色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时,观察到首先生成蓝色沉淀,而后沉淀又逐渐溶解成为深蓝色的溶液,向深蓝色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又生成了白色沉淀:将白色沉淀加入稀硫酸中,又生成了红色粉末状固体和SO2气体,同时溶液呈蓝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分析推测,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A.Cu2+和Ag+相似,能与NH3结合生成铜氨络离子![]() |
B.白色沉淀为+2价铜的某种亚硫酸盐,溶于H2SO4发生复分解反应![]() |
C.白色沉淀为+1价铜的某种亚硫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只发生了氧化反应![]() |
D.反应过程中消耗的SO2与生成的SO2的物质的量相等 |
用即热饭盒盛装食物,可以得到热烘烘的饭菜。原因是即热饭盒的底部装入混有镁、铁粉末的高密度聚乙烯,进行简单的操作后水和镁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便可使食物变热,其中铁可能是()
A.一种反应物 | B.催化剂 | C.起导热作用 | D.增大镁与水分子的接触机会 |
某同学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出现小气球鼓起来的现象,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试剂可能是()
A.二氧化锰和浓盐酸 | B.铁与浓硫酸![]() |
C.铜与浓硫酸 | D.过氧化钠和水 |
在下列所指的各溶液中,分别滴加NH4SCN溶液后,溶液不呈血红色的是()。
A.加入足量镁粉的Fe2(SO4)3溶液 |
B.加入过量铁粉的稀硝酸溶液 |
C.铁丝在足量的氯气中燃烧后,所得产物的溶液 |
D.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绿矾溶液 |
某铁的“氧化物”样品,用5mol/L的盐酸140mL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能吸收标准状况下0.56L氯气,使其中Fe2+全部转化为Fe3+。该样品可能的化学式是()
A.Fe2O3 | B.Fe3O4 | C.Fe4O5 | D.Fe5O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