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分析:
![]() |
ⅠA |
ⅡA |
ⅢA |
| 第2周期 |
![]() |
![]() |
![]() |
| 第3周期 |
![]() |
![]() |
X |
| 第4周期 |
Y |
![]() |
![]() |
⑴在化学反应中Mg原子易 (填“得”或“失”)电子;
⑵Na+离子核外的电子数为 ;
⑶经分析发现,元素的周期数与原子的电子层数、元素的主族数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着密切的关系;请推断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Y原子的电子层数为 ;
⑷若镓(Ga)元素与氯元素只组成一种化合物,请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
(5)镁与钙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
人体中质量分数在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如图表示部分元素在人体中的质量分数及有关元素信息。

(1)图1中钙元素为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2)图2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最外层电子数为 。
(3)以铁元素为主要成分的生铁比纯铁硬度 (填"大"或"小")。
(4)钾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超氧化钾(KO 2)的化学方程式为 。
糖尿病检验原理之一是将含有葡萄糖(C 6H 12O 6)的尿液与新制Cu(OH) 2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该沉淀为氧化亚铜,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铜原子 ,3个氢氧根离子 。
(2)铜元素常显0、+1、+2价,氧化亚铜的化学式为 。
(3)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生成CO 2和 ,并释放能量。
下表是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与其质量分数对照表(20℃)。回答下列问题:
|
质量分(%) |
10 |
20 |
30 |
40 |
50 |
|
密度(克/厘米 3) |
1.11 |
1.22 |
1.33 |
1.43 |
1.53 |
(1)20℃时,随着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逐渐 。
(2)配制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 。
(3)20℃、10%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100毫升时的质量为 。
物质的溶解度不同,用途也不同。请据表回答:
表一 物质的溶解度(20℃)
|
物质 |
NaOH |
Ca(OH) 2 |
CaCO 3 |
CaSO 3 |
|
溶解度(克) |
109 |
0.165 |
0.0014 |
0.0043 |
表二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等级
|
20℃时的溶解度(克) |
>10 |
1-10 |
0.01-1 |
<0.01 |
|
等级 |
易溶 |
可溶 |
微溶 |
难溶 |
(1)实验中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而不用澄清石灰水来吸收二氧化碳主要原因是氢氧化钙 于水,吸收效果不好。
(2)实验中一般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但是根据上表可知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二氧化硫,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
(3)20℃时,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2021年3月,四川三星堆遗址进行了新一轮考古发掘。至今三星堆已出土了黄金面具、青铜纵目面具等一批珍贵文物,如图。
(1)出土的黄金面具仍金光灿灿,而青铜纵目面具已锈迹斑斑,这说明金的活动性比铜
(选填"强"或"弱")。
(2)古代制作青铜器的铜来源于铜矿,如黄铜矿。黄铜矿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铜(CuFeS 2),其中铁元素和铜元素均为+2价,则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3)应用碳﹣14测出三星堆遗址距今3000年左右,碳﹣12和碳﹣14是碳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原子核中 数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