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探究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时,小英将酒精棉点燃放入瓶中,将去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如图所示。发现瓶子把鸡蛋“吞”了进去。因此,小英认为是大气压把鸡蛋压入了瓶中。小青不同意这个观点,她认为瓶中空气受热后,有部分空气跑到瓶外,瓶中空气稀薄,对鸡蛋的托力变小,鸡蛋是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瓶中的。请你用小英的实验器材,做实验证明,小英的观点是正确的。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下图甲、乙、丙所示。
次数 |
钩码重 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有用功 W有/J |
测力计拉力F/N |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
总功 W总/J |
机械效率η |
1 |
2 |
0.1 |
0.2 |
0.9 |
0.3 |
0.27 |
74.1% |
2 |
4 |
0.1 |
0.4 |
1.6 |
0.3 |
0.48 |
83.3% |
3 |
4 |
0.1 |
1.1 |
0.5 |
0.55 |
(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_;
(2)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__;
(3)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自重大小有关;
(4)综合上述结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比赛前三名的选手都将挂上既体现奥运理念,又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奖牌——用一种玉石制作,然后分别镀上金、银、铜而成的奖牌。小阳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当他得到一小块制作奥运奖牌余下的玉石材料后,立即动手利用家里的弹簧测力计测这种材料的密度。请你和小阳一起来完成测量过程。
(1)如图中左图所示用细线拴住玉石块,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所受重力,这时弹簧秤示数是______N,从而可计算出玉石块的质量。
(2)如右图所示让玉石块完全浸没水中,从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计算出玉石块所受的浮力是______N。
(3)用以上测量数据计算出玉石块的密度是______kg/m3。
小华同学用电池组(电压为3V)、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等实验器材,测量标有“2.5V”字样小灯泡的电功率.
(1)如图所示是小华连接的实物连接图,其中有连接错误,请在错误连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上正确的连线.
(2)电路错误改正后,小华闭合开关S,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灯泡都不亮,且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小华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你帮助小华计算、分析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V |
0.5 |
1.0 |
1.5 |
2.0 |
2.5 |
2.8 |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A |
0.08 |
0.10 |
0.14 |
0.18 |
0.20 |
0.22 |
小灯泡消耗的功率P/W |
0.04 |
0.10 |
0.21 |
0.36 |
0.616 |
|
小灯泡的发光亮度 |
不发光 |
很暗 |
较暗 |
较亮 |
正常发光 |
很亮 |
①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为_____W.
②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与其发光亮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华通过表中的数据,求出了灯泡在不同发光状态下的电阻值,发现这几个电阻值相差较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液体压强所用的仪器是压强计,它是根据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_________来测定液体内部压强的。
(1)在做“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时,如图所示,该实验的现象说明。
(2)下表是某同学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实验数据:
序号 |
液体 |
深度(cm) |
橡皮膜方向 |
压强计 |
||
左液面(mm) |
右液面(mm) |
液面高度差(mm) |
||||
1 |
水 |
3 |
朝上 |
186 |
214 |
28 |
2 |
3 |
朝下 |
186 |
214 |
28 |
|
3 |
3 |
朝侧面 |
186 |
214 |
28 |
|
4 |
6 |
朝侧面 |
171 |
229 |
58 |
|
5 |
9 |
朝侧面 |
158 |
242 |
84 |
|
6 |
盐水 |
9 |
朝侧面 |
154 |
246 |
92 |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提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____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下面是小宇同学在实验室中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记录,有不完整的地方,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1)课题: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装置及原理。
我们组的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瓶中各放一根电阻丝,甲瓶中电阻丝的电阻比乙瓶中的大.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热量使煤油的温度越高,体积膨胀,煤油上升的高度越 ________。
实验过程:
①接通电路一段时间,比较两瓶中的煤油哪个上升得高,实验结果是瓶中的煤油上升得高.这表明,串联时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
②在两玻璃管中的液柱降回原来的高度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加大电流,重做上述实验,通电时间与前次相同。在两次实验中,比较甲瓶(或乙瓶)中的煤油哪次上升得高。实验结果:在第二次实验中,瓶中煤油上升得较第一次的。这表明,同一电阻,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
③实验表明:通电时间越长,瓶中煤油上升得越高,电流产生的热量越。
我们小组的同学一起对实验现象进行归纳分析,找到了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和因素有关。
(2)在右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