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让蜡烛B与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如图)。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             关系;
(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填“实”或“虚”)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未知
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物理实验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第一组:探究物体重力的大小跟物体形状的关系,他们用橡皮泥为实验对象,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一所示。
表一

被测物体
形状
重力
橡皮泥
正方形
4.8N
圆形
4.2N
三角形
3.6N

分析上述的实验数据,第一组的同学得出实验结论: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请你对此实验过程与实验结论作出评价。
评价:

第二组:要探究“物体的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他们找来了三个质量不同的木块甲、铁块乙、橡皮泥丙。请你帮他们设计这次探究的全过程,完成如下工作:
(1)猜想: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
(2)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3)请你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东同学按照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并设计了如下记录数据的表格。


(1)小东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9(甲)所示,这时他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
(2)如图9(乙)显示的是烧杯中装有适量盐水后,置于调平的天平上,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丙显示的是将烧杯中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的情景。根据图中情景帮小东将下表填写完整。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g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总/g
倒出盐水的质量m总/g
倒出盐水的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
ρ/Kg/cm3


33


(3)小明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先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为V,再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1;接着把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为m2。最后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用所测字母的代数式表示)。请你分析小明测出的盐水密度_______小东所测的密度。(选填“<”、“>”或“=”)。

(8分)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8Ω,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
⑴在图甲中,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
⑵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选填“A”或“B”)端;

⑶小明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时,灯变亮,而电压表示数在变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小明正确连接好电路后,某次实验中,电压表读数为l.8V,电流表示数为0.24A。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向(选填“A”或“B”)端滑动,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⑸小明认为利用该实验还可以测出灯泡的灯丝电阻,于是他根据以上测得的两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灯丝电阻后发现两次测量的灯丝电阻相差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