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好奇地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发现仍可以在屏幕上成像,拿开眼镜后,像变得模糊不清,把屏幕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又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材料二:图是人的眼球结构图,正常人的眼睛通过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可以看清近处和远处的物体。
根据上面的材料,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对光有 作用。
(2)与凸透镜成像对比,人的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 ,视网膜相当于 。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如果某同学看远处的物体时,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配戴 镜。
请你提出一种方法,判断一个二极管允许电流从它的哪端流入,哪端流出.然后设计一个用发光二极管制作的小仪器,用来判断电池的正负极,或者判断电路中电流的方向.
在“物理教学中STS教育与课外科技活动”学术报告会上,陕西师大的刘教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站在从宾馆房间带来的一次性塑料拖鞋上,手上捏着一个带绝缘柄的圆形铜拍,同放在椅子上的毛皮摩擦后就立即拍一下自己的胸部,反复几次后,他的花白头发根根竖起,像“怒发冲冠”似的,顿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请你分析一下刘教授的实验说明了哪些物理现象或原理.
摩擦产生的静电,在生产、生活中给人们造成很多麻烦,甚至造成危害.印刷厂里,纸页间的摩擦起电,会使纸页粘在一起难以分开,给印刷造成麻烦.印染厂里,棉纱、丝线、纤维上的静电,会吸引空气中的尘埃,使印染质量下降.静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产生火花放电,造成危害,甚至发生危险事故.人在地毯上行走,会与地毯摩擦使人体带电,当人伸手去拉金属门把手时,手与金属间会产生火花放电,严重时会使人痉挛.空中飞行的飞机因与空气摩擦而带电,着陆时如果不能导走,当值勤人员接近机身时,人与飞机间会产生火花放电,严重时击倒工作人员.运输汽油的卡车,在灌装、运输过程中,油与油罐摩擦而带电,如果没有及时导走,积累到一定程度,会产生火花放电,引起爆炸.问题:1.防止静电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2.防止油罐车上的静电积累的具体措施应怎样?
自制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如图所示,把铅笔杆插在座上(座可以用橡皮泥或塑料泡沫来做),取粗细约1 mm、长约10 mm的裸铜线缠在笔杆上,金属箔可用铝箔包装纸剪成约2.5 cm长、8 mm宽,按右上角画的那样剪好,沿虚线对折后挂在左上端,另一端变成环状.先用一个带电体接触金属环,让甲验电器带电,此时金属箔就张开,乙不带电.然后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连接两验电器金属环时,如图所示.请注意观察在此瞬间,甲、乙两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分别有何变化?想想看,为什么?
验电器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如何用它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荷?带什么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