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雁告诉同学:被踩瘪乒乓球(但没有破)放在热水里烫一会,被踩瘪的地方重新鼓起来了。这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难道空气的体积会随温度变化吗?
于是他们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根玻璃管穿过软木塞插进烧瓶里,在玻管里装入一段带色的小水柱,如图所示。然后用手握着烧瓶,使烧瓶里的空气变热,发现玻璃管里的小水柱向上移动。手离开后,烧瓶里的空气温度降低,这时小水柱向下移动。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夏天,将此装置从室外移到开着空调的室内,此时小水柱向 移动。(填“上”或“下”)。
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小水柱稳定后所处的位置刻度应标为 ℃。
4.炎热夏天,在烈日照射下,自行车车胎内空气温度 ,空气的体积 ,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将车胎胀破。
(2014·北海)小张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物图.
(1)闭合开关前,应向 端(选填“A”或“B”)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中的电流在开始测量时最小.
(2)测量过程中,某一次的电流值如图乙所示,则电流值是 A.这时,灯丝突然烧断,则电压表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换相同规格的灯泡,重测的数据如下表格,并绘出U﹣I图象如图丙的A所示.
电压/V |
0.5 |
2.0 |
1.5 |
2.0 |
2.5 |
3.0 |
电流/A |
0.10 |
0.16 |
0.20 |
0.23 |
0.25 |
0.27 |
电阻/Ω |
5.0 |
6.3 |
7.5 |
8.7 |
10.0 |
. |
平均/Ω |
8.1 |
(3)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小张求出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你同意这种做法吗?说出你的理由 .(作出判断并说出理由)
(4)另外一组同学用相同的器材和电路图也做这实验时,由于接线错误,根据测量的数据绘出的U﹣I图象如图丙的B所示.你认为错误的原因可能是 .
(5)“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 的实验.
(2014·铜仁)铜仁市举行初中物理实验技能竞赛活动,小李同学抽到的题目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请你帮他完成以下问题:
(1)根据实物图甲在图2内完成相应的电路图;
(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滑动变阻器应调到 端(选填“A”或“B“);
(3)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小李发现小灯泡始终不发光,于是他提出了如下猜想:A小灯泡短路了;B小灯泡的灯丝断了;C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请你根据如表中的现象把对应的猜想序号填在表格中.
(4)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调到适当位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2.4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电阻为 .
(2014·十堰)如图甲,是小凯连接的测量标有电压为2.5V 的某小灯泡电阻的实验电路,图中的①~⑤是部分导线的序号,A~N是部分接线柱的编号.
(1)只改接图中的一根导线,就能改正电路中的连接错误.请简述你的改正方法: .
(2)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电流表读数如图乙,示数是 A,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灯丝的电阻为 Ω.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灯泡两端电压逐次下降,灯丝温度也不断降低,测量数据如表.
(3)对比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阻值,把你的发现写成具有概括性的一句话: .
(2014·宜昌)小明同学要测量某未知电阻的阻值(整个实验过程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按照图甲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小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示数很大.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原因是 .
(2)排除故障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R0= Ω.接下来小明调整变阻器的滑片继续测量,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小明想利用这些器材测量另一个未知电阻Rx的阻值,但发现电流表已经损坏.小华帮他设计另一个实验方案:利用图丙所示的电路,先闭合开关S、S1,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1,再 ,记下电压表示数U2.则Rx= (表达式用测得的量与已知量表示).
(2014·来宾)用如图甲的电路测定量定值电阻R的阻值.
(1)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是 .
(2)按图甲电路,将图乙中的滑动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
(3)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处于 值.
(4)闭合开关.将图乙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会 ,当滑片P滑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由此可知被测电阻的阻值R= Ω.
(5)该同学完成一次试验后,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接下来的操作是 .
A.换用阻值不同的电阻再进行几次测量 B.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不同位置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