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该三幅图片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这种变化表述最全面的是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出现了使用大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C.产生了中国的民族工业经济
D.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晚明时期姚旅才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所谓的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如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奕师、驵侩、修脚等。这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从传统的“四民”或“六民”向“二十四民”转化反映了()

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自然经济解体
C.商品经济发展,明清时期社会流动频繁
D.政府的赋税改革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中国是纸币的故乡,产生于北宋时期(1023年)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比欧洲早600多年。然而,当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国门的时候,英格兰银行的纸币已经通行于世界,而中国却仍然用白银和铜钱作为货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府缺乏纸币流通的监督制约机制
②政府滥发无信用纸币,造成纸币信用崩溃
③海外贸易长期顺差,白银大量流入,原料易得
④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⑤海外贸易繁盛,白银相较纸币更具流通优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宋代,典卖土地、房屋的现象十分普遍,所谓“典卖”,是指将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出典给他人,收取一定的典价,在约定期限内原价赎回。典卖者大多数是贫困农民。据宋代朱晦庵等人编的《宋本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当时“豪民图谋小民田产”,出典人要求回赎典物时,“则迁延月日,百端推脱”,辗转数月,已经到了赎典截止的期限,使得出典人终无赎回之日。而宋律规定只有典契证验显然者,才允许业主收赎。这说明()

A.豪强利用典卖规则漏洞抢夺农民利权
B.典卖实际上是把财产的所有权实行转让
C.典卖是当时豪强掠夺农民的主要方式
D.通过典卖,强化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周亚夫,汉文、景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出征驻屯细柳,因治军严谨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景帝时,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七国之乱,五年后,被景帝迁为丞相。”材料反映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A.君主专制在不断加强 B.皇帝选官重视军功
C.重血统向重才能转化 D.君权相权不断协调

有学者说:“满族自己内部,原本实行的是八旗旗主共议的氏族民主,而不是汉文化的绝对君主制,后来才废除了这种氏族民主形式 ,实现了君主的专制体制。”这种变化达到顶峰是在()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