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是
| A.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了“九二共识” | B.香港回归 |
| C.海峡两岸实现了通邮、通商、通航 | D.澳门回归 |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说:“英国四百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英国总是“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它们联合起来,打败和挫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不管他是谁,不管他所统治的哪一个国家。”对以上材料体现出的英国外交政策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反对霸权主义 | B.大陆均势 |
| C.光荣孤立 | D.无敌国外交 |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到,20世纪“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下面说法能证明其结论的是
| 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 |
| B.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
| C.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等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
| D.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福利开支 |
下图反映了1948年以来世界贸易组织(前身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成员国数量变化的趋势。下列分析和评论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在世贸组织中数量越来越多 |
| B.发达国家掌握了世界经济主导权 |
| C.这与70年代中国重返联合国有关 |
| D.这种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
“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出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不能说明全球化
| A.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 | B.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 |
| C.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 D.对当今美国来说是利大于弊 |
下图是“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统计图”,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日德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美国 |
|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
| C.经济多极化格局趋于成型 |
| D.战后经济危机重创了美国工农业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