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调查小组对某地方圆1 000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其生态状况如图所示。
![]() |
要对该地这种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技术是
A.RS | B.GPS |
C.GIS | D.人工科学考察 |
控制该生态现象的发展和蔓延,所采取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A.退耕还林 | B.退耕还草 |
C.规定合理载畜量 | D.防止过度樵采 |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表现有
A.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
B.使地球气候异常,从而产生“磁暴”现象 |
C.在地球各地的夜空产生极光 |
D.使地球高层大气散逸到星际空间 |
地球上温度适宜的主要原因是
A.日地距离适中 | B.太阳光照条件稳定 |
C.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 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
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90° |
B.是昼夜的分界线 |
C.与地轴重合 |
D.地方时为6点或18点 |
该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4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4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A.①③④② | B.①②③④ | C.③①②④ | D.④③②① |
一般来说,在北京人们8点上班,在乌鲁木齐人们10点上班,这是因为
A.北京工作时间的要求比乌鲁木齐长. |
B.北京生活节奏比乌鲁木齐要快 |
C.北京与乌鲁木齐存在2小时时差. |
D.北京在乌鲁木齐的西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