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下列一种物质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物质是
A.Fe2(SO4)3 | B.Na2CO3 | C.KNO3 | D.FeSO4 |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某几种:Cl-、SO42-、CO32-、NH4+、Na+、K+。为确认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200 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4.30 g,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2.33 g沉淀不溶。(2)向(1)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促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1.12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假定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由此可以得出关于原溶液组成的正确结论是
A.一定存在SO42-、CO32-、NH4+,可能存在Cl-、Na+、K+ |
B.一定存在SO42-、CO32-、NH4+、Cl-,一定不存在Na+、K+ |
C.c(CO32-)=0.01 mol·L-1,c(NH4+)>c(SO42-) |
D.如果上述6种离子都存在,则c(Cl-)>c(SO42-) |
A、B、C、D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B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C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A>B
B.四种元素中,C处于元素周期表中最左、下方,故原子半径最大
C.元素B和C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D.A、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没有两性氢氧化物
如右图所示,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后插入稀硫酸溶液中构成原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流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 |
B.该装置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
C.一段时间后,铜片质量减轻 |
D.锌片发生还原反应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2OH-=Cl-+ ClO-+ H2O |
B.碳酸钙与稀醋酸反应:CO32-+ 2CH3COOH =2CH3COO-+ H2O+ CO2↑ |
C.铁粉与稀盐酸反应:2Fe + 6H+=2Fe3+ + 3H2↑ |
D.铜片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Cu + Fe3+=Cu2+ + Fe2+ |
下列关于Cl2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比空气小 | B.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
C.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 D.可与NaOH溶液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