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装置,将溶液A逐滴加入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 |
B.若A为醋酸,B为贝壳,C中盛CaCl2溶液,则C中溶液变浑浊 |
C.若A为浓硝酸,B为铜,C中盛KI−淀粉溶液,则C中溶液变蓝 |
D.若A为浓硫酸,B为Na2SO3固体,C中盛石蕊试液,则C![]() |
氯气的水溶液称“氯水”,氯水中含有多种分子和离子,因此氯水有多重性质,下列有关新制氯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
B.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色后褪色,可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
C.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成蓝色,说明Cl2可以与盐发生置换反应 |
D.新制氯水滴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
向含有Fe2+、Fe3+、Mg2+、NH4+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上述离子数目没有变化的是
A.Fe2+ | B.NH4+ | C.Fe3+ | D.Mg2+ |
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装置作如下实验: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变为红色。冷却后变为无色,则原溶液可能是
A.溶有SO2的品红溶液 | B.溶有NH3的酚酞溶液 |
C.溶有SO2的酚酞溶液 | D.溶有Cl2的品红溶液 |
下列各组溶液不能通过互滴实验进行鉴别的是
A.碳酸钠稀盐酸 | B.碳酸氢钠稀盐酸 |
C.氢氧化钠氯化铝 | D.偏氯酸钠稀硫酸 |
下列变化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
B |
C |
D |
![]() |
![]() |
![]() |
![]() |
镁条的燃烧 |
人工吹制玻璃器皿 |
铜狮表面出现铜绿 |
酸雨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