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下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不能用水浴加热 |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
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
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
以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制取乙醇的反应为:
2CO2(g)+6H2(g)CH3CH2OH(g)+3H2O(g) △H<0
某压强下的密闭容器中,按CO2和H2的物质的量比为1︰3投料,不同温度下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百分数(y%)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平衡常数小于b点 |
B.b点,v正(CO2)=v逆(H2O) |
C.a点,H2和H2O物质的量相等 |
D.其他条件恒定,充入更多H2,v(CO2)不变 |
常温下,0.01 mol·L-1 NaHY(酸式盐,Y表示原子或原子团)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呈酸性 |
B.溶液中一定存在:Y2-+H2O![]() |
C.溶液加水稀释,离子浓度都减小 |
D.溶液中:c(Na+)≥c(Y2-) |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通入Cl2前装置Ⅰ中溶液呈红色。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通入Cl2后,装置Ⅰ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
B.Cl2与Na2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32-+Cl2+H2O=SO42-+2Cl-+2H+ |
C.通入Cl2后,装置Ⅰ中溶液不褪色 |
D.装置Ⅱ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Y的氢化物。常温下,Z的单质能溶于X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稀溶液,不溶于其浓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Y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 |
B.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X>Y>Z |
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 |
D.元素X和Y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米酒密封储存变香的过程涉及取代反应 |
B.甲烷、氯乙烯和硝基苯都属于烃类 |
C.有机化合物均易燃烧 |
D.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