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分布在不同部位的液体,其中哪一部分直接构成内环境?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今年7月,四川资阳市发现20多名感染“猪链球菌”患者。菌体裂解释放类毒素,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症。从病愈患者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猪链球菌”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类毒素是大分子化合物,抗毒素是小分子化合物 |
B.类毒素是一种抗原,抗毒素是一种抗体 |
C.类毒素是一种过敏原,抗毒素是一种抗原 |
D.抗毒素是效应T细胞产生的一种淋巴因子 |
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人淋巴细胞中有这两种DNA的合成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鼠骨髓瘤细胞中尽管没有S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将这两种细胞在试管的培养液中混合,加聚乙二醇促融,再加入氨基喋呤可筛选出某种细胞。在培养液中存在的细胞种类及筛选出的细胞分别是()
A.三种杂交瘤细胞 | B.五种骨髓瘤细胞 |
C.五种杂交瘤细胞 | D.一种杂交瘤细胞 |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是指 ( )
A.植物体的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
B.未成熟的种子经过处理培育出幼苗的过程 |
C.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通过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
D.取植物的枝芽培育成一株新植物的过程 |
生物繁殖的本质是基因复制,人类正利用这一点进行基因工程,从而产生了基因污染。基因污染是指在天然的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了人工重组的基因,这些外来基因可随被污染生物的繁殖得到增殖,再随被污染生物的传播而发生扩散。根据以上叙述,下列对基因污染产生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基因工程间接导致了基因污染 |
B.基因工程是通过染色体重组发生基因交换,从而获得生物的新性状 |
C.基因工程对生物体作强制移植,完全打破了物种原有的屏障,破坏了生物原有的基因 |
D.人类在发展基因工程作物时,没有充分考虑生物和环境影响的研究 |
细菌的某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肽链中一个氨基酸替换成了另一个氨基酸。该突变发生在基因的
A.外显子 | B.编码区 | C.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 | D.非编码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