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设计了如图1-7-6所示的斜面实验.下列哪些方法是他在这个实验中采用过的( )
图1-7-6
A.用秒表计时 |
B.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 |
C.改变斜面倾角,比较各种倾角得到的x/t2的比值的大小 |
D.将斜面实验的结果合理“外推”,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
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0.3s,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μs,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109V,云地间距离约为l km;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 C,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μs。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1×105A |
B.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l×1014W |
C.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l×106V/m |
D.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106J |
下图是某种静电矿料分选器的原理示意图,带电矿粉经漏斗落入水平匀强电场后,分落在收集板中央的两侧,对矿粉分离的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带正电的矿粉落在右侧 | B.电场力对矿粉做正功 |
C.带负电的矿粉电势能变大 | D.带正电的矿粉电势能变小 |
用金属箔做成一个不带电的圆环,放在干燥的绝缘桌面上。小明同学用绝缘材料做的笔套与头发摩擦后,将笔套自上向下慢慢靠近圆环,当距离约为0.5cm时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如图所示。对上述现象的判断与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使笔套带电 |
B.笔套靠近圆环时,圆环上、下部感应出异号电荷 |
C.圆环被吸引到笔套的过程中,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的重力 |
D.笔套碰到圆环后,笔套所带的电荷立刻被全部中和 |
如图,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与一电压恒定的电源相连,极板水平放置,极板间距为d,在下极板上叠放一厚度为l的金属板,其上部空间有一带电粒子P静止在电容器中,当把金属板从电容器中快速抽出后,粒子P开始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粒子运动加速度为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均匀的长方形薄片合金电阻板abcd,ab边长为L1,ad边长为L2。当端点Ⅰ、Ⅱ或Ⅲ、Ⅳ接入电路时,导体的电阻分别为R1、R2,则R1:R2为
A.L1:L2 | B.L2:L1 | C.L12:L22 | D.L22:L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