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从本质上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要求                     

A.用廉价商品打开中国的市场 B.在中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C.在中国大规模的投资设厂 D.利用传教对中国进行思想渗透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45年9月3日发表的《中国国民党告全国同胞书》中说到:“富强康乐的国家,自由和平的世界,正照耀在我们的眼前。”这段话主要针对的事件是

A.国共双方代表签署《双十协定》 B.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C.蒋介石召开“制宪国大” D.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

“一二·九”运动的口号“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美蒋大举进攻中原等解放区
D.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发生在中国的

A.清朝统治时期 B.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过渡时期

毛泽东在1949年新年献词中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这里的革命是指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D.农村土地革命

晚清时期,有人把“断发易服”提高到强国的高度,上书皇帝说:“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该人最有可能属于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地主阶级顽固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