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的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的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有可能( )
图2-4-14
A.μ1=0,μ2=0 | B.μ1=0,μ2≠0 |
C.μ1≠0,μ2=0 | D.μ1≠0,μ2≠0 |
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为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
所用时间为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 |
B.![]() |
C.![]() |
D.![]() |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
B.根据速度定义式![]() ![]() |
C.引入重心﹑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
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
B.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
C.人在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才有惯性 |
D.在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实验舱中,能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
如图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关于观察到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__
A.相同时间内放在A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B.相同时间内放在B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只比放在A位置时稍微少些
C.放在C、D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D.放在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
在均质弹性绳中有一振源S,它以5 Hz的频率上下做简谐运动,振幅为5 cm,形成的波沿绳向左、右两边传播.从振源开始振动计时,t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P右边的绳还未振动,S左边的波形没有画出,则____.
A.该波的波速为60 cm/s |
B.波源S开始振动的方向向下 |
C.图中的质点Q在t时刻处在波谷 |
D.在t=0至t=1.0 s时间内质点P运动的路程为70 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