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避免各家竞相降价揽载的“自杀性竞争”,1878~188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三次达成协议——《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其争“利”思想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
B.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
C.其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驱逐外国侵略势力
D.与外商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南海县志》(19l0年)载:“机器缫丝创于简村堡陈启沅,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又名‘鬼’,以其交洋人也。”这反映了

A.机器缫丝业曾受传统观念束缚 B.近代工业创建于被迫开放的口岸
C.列强侵略刺激了中国工业起步 D.近代洋务企业是学习西方的产物

1793年,巴克利准备在毛纺厂安装蒸汽机,有人给他写了这样的信:“警告你,如你敢在布雷德附近的霍尔顿,即通称为瓦窑场的那个地方安装蒸汽机来纺纱或纺毛,那么,我们在下面署名的这些人,将在该机器弄得我们不安时请求法院判给我们损害赔偿。”这反映了人们

A.认识到蒸汽机对环境的污染 B.对新生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C.讨厌蒸汽机的发明 D.认为蒸汽机不适于在毛纺厂使用

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以下不可能是“革命力量”所带来的影响的是

A.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
C.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 D.促进了资本主义走向大企业时代

1656年清朝廷“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并“不许片帆入口”,同时颁布了“迁海令”,在沿海制造无人区。该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A.打击了中国的航海业 B.使中国丧失了外贸主动权
C.影响了商民的收入 D.使中国偏离了世界发展大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