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君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下列选项中,体现封建君主直接削弱宰相权力的措施有
①秦朝设置御史大夫
②唐朝实行三省制
③元朝实施行省制
④明朝设立内阁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 |
《论语·八佾》记录孔子的话:“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荀子》说:“由士以上则必以礼节之。”对以上材料理解不准确的是()
A.“周监于二代”中的“二代”是指夏商两代 |
B.“吾从周”指孔子尊崇周礼 |
C.“郁郁乎文哉”说明夏商政治文化已成熟 |
D.《荀子》指出了礼乐制在维护分封制、宗法制方面的重大作用 |
西方学者劳伦斯.萨默斯曾说,300年后的历史书会把冷战的结束作为第三等重要的事件,把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的关系作为第二重要的事件,而头等重要的事件是包括中国、印度等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以及它们与发达国家的关系。这说明在作者看来()
A.冷战的影响在短期内将会持续存在 |
B.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 |
C.世界格局多极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D.中国与印度将是主导未来世界的两大关键力量 |
“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下列经济发展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罗斯福新政实行以工代赈 |
B.罗斯福新政整顿银行 |
C.新经济政策实行按劳分配 |
D.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
【原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总体缓和,世界政治格局以“美苏两极对峙”凸显出来。为推进美国的“总体战略”,二战后初期美国对欧洲采取了“别有用心”的政策,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欧洲政策“事与愿违”,事实上宣告失败。以下对美国“‘别有用心’的政策”的相关认识和理解,解读不够准确的是()
A.对二战后初期,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作用巨大 |
B.经济上扶植西欧,以达到控制西欧之最终目的 |
C.其政策同时也是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表现之一 |
D.西欧国家不断走向联合,极大冲击着这一政策 |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启蒙思想家主张()
A.人民主权 | B.社会契约 | C.分权制衡 | D.君主立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