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都收走了。你们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按上述材料进行情景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①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
②内容: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的不满
③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④结论:落后的俄国难以建成社会主义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发动了对伊战争,推行“坦克式的民主和自由”,这表明美国是冷战结束后
A.唯一的超级大国 | B.多极世界的一员 |
C.欧盟外交的代表 | D.两极世界的一极 |
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句话主要是指
A.西方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 |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 D.中日邦交关系正常化 |
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庆祝大会上提出“60年前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举”,这里的“创举”是指
A.民族聚居制度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民族自决制度 | D.内地与内蒙古对口支援制度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开始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B.深受美国的压迫与剥削 |
C.苏联威胁日益严重 | D.法国与西德已开始和解 |
“金瓯久分终必合,两岸贵合避干戈。自古盛世处安定。振兴中华同尽责。”海外华人的这首诗表明
A.“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 B.稳定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前提条件 |
C.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 D.实现祖国的统一不能采取非和平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