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对这种说法认识不正确的是
A.路德否定了赎罪券的功效 | B.路德主张因信称义 |
C.路德认为个人可直接与上帝对话 | D.路德试图消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
《世界文明史》指出:“《联邦宪法》(即l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为“警惕”专制政治,“制定者们”采取的措施有()
①国家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部分
②国会可以随时对总统提出弹劾
③总统任命的官员须经参议院的批准
④联邦法院有权审查行政或立法行为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逐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含义()
A.宪法由君主主持制定 | B.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 |
C.议会由君主负责召集 | D.君主权力受法律制约 |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是( )
A.《十二铜表法》制定 | B.罗马公民法的制定 |
C.罗马万民法的形成 |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编成 |
在公元116年的一天,定居小亚细亚(属罗马帝国)的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这表明当时罗马法律( )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提倡自由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通行于帝国范围内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中“人人”是指( )
A.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 | B.全体的贵族 |
C.全体罗马帝国的成员 | D.外邦的自由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