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
| B.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
C.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 |
(2)煤、 和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汽车使用天然气作燃料,排放污染物较少,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低碳生活”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主要是为了减少 (填化学式)的排放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的是 。
①提倡发送电子贺卡 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
④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⑤增强室内自然采光
(4)二氧化碳和氨气(NH3)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要控制反应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下同);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用图2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应从(填"
"或"
")端通入;若用图2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粉末,受热条件下会分解成三种氧化物,若用实验证明加热碱式碳酸铜有新物质生成,应将干燥的碱式碳酸铜放入装置进行反应,观察到,证明生成物之一为水.
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绘制了如图曲线,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
点处溶液的溶质是;
(2)请写出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点处溶液的
7(填"
"、"
"或"
").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在硝酸钾( )、硫酸铵[ ]、尿素[ ]三种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是.
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物质;
(2)
时,甲、乙两种物质各70
分别加入100
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物质;
(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可采取的方法是(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将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乙(填">"、"="或"<").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生活中通过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下列属于爱护水资源的做法有(填序号);
①工业用水重复利用 ②随手关闭水龙头 ③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2)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常用到洗涤剂,是因为洗涤剂有功能;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用厨房中的来洗涤.
(3)为防止食品腐坏,保持食品的营养味道,人们采取了多种方法,小包装糕点类食品常采用充氮气包装,是因为氮气(根据氮气的性质答一条即可);某脱氧保鲜剂的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其原理是铁粉跟空气中的发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