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仔细观察下列各种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上述各图结构中共有的物质是                。A、B、C共有的细胞器
            
(2)A图是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据图判断能进行的生命活动
                       。 
①光合作用    ②细胞呼吸   ③细胞增殖   ④信息交流   ⑤细胞分化
(3) 若用纤维素酶处理A B C三种细胞,则图中               细胞外层会发生明显变化。
(4)A图所示的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后,若在离体条件下脱分化后,增殖过程中会周期性消失的结构有                       (写结构名称)。
(5)如何使D图代表的生物带上32P标记?                               
(6)上述4个结构所代表的生物体中:
                                            的基因肯定不遵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7分)生物体内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生产和输出分子(如胰岛素、抗体、酶等)的工厂。这些分子在细胞内都是以“细胞囊泡”的形式传递的。James E. Rothman, Randy W. Schekman & Thomas C. Südhof等三位科学家因发现了这些“细胞囊泡”是如何被在正确的时间输运至正确地点的分子机制之谜而获得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分泌蛋白一般由细胞内的 合成,它们在细胞内通过 产生的囊泡运输。
(2)James E. Rothman发现了让囊泡实现与其目标细胞膜的对接和融合的蛋白质机制:只有当囊泡上的蛋白质(左上图中黑色部分)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配对合适时才会发生融合,随后结合部位打开并释放出相关分子。Thomas C. Südhof则发现这一过程与钙离子对相关蛋白质的影响有关(如右上图所示)。该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 的功能。图中所示物质出细胞的方式为 。如果分泌物为神经递质,则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

蚕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12,科学家用3H标记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可以在染色体水平上研究真核生物的DNA复制方式。
实验的基本过程如下:
Ⅰ.将蚕豆幼苗培养在含有3H的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放射性情况。
Ⅱ.当DNA分子双链都被3H标记后,再将根移到含有秋水仙素的非放射性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放射性情况。
请回答相关问题:
(1)蚕豆根尖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秋水仙素能使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___。
(2)Ⅰ中,在根尖细胞进行第一次分裂时,每一条染色体上带有放射性的染色单体有________条,每个DNA分子中,有________条链带有放射性。Ⅱ中,若观察到一个细胞具有24条染色体,且二分之一的染色单体具有放射性,则表示该细胞的染色体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上复制_____次,该细胞含有______个染色体组。
(3)上述实验表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_。

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如图甲表示小麦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两者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在一定CO2浓度、环境温度为25 ℃、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以CO2吸收量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X物质表示 ;能产生Z物质的过程有 (写标号);②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2)图乙中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 mg/100 cm2叶·小时(用CO2吸收量表示)。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 。依此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可采用 (具体措施)提高小麦产量。
(3)请在图乙中用虚线绘出环境温度为30 ℃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

图甲是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中,A、B、D表示组成细胞膜的物质,其中B表示 ,它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A所代表的 的种类和数量。
(2)图乙中,4种物质的运输方式有 种形式,4种物质中进出细胞不需要耗能的是
(3)图乙中Na+、K+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值大,维持细胞内外相对浓度差异的动力是
(4)图甲中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和图乙中的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相对应的有

(11分)按照“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标准,云南省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少数民族基因库,从各个民族采集来的DNA基因样本都存放在云南大学的基因库里,这个基因库是云南大学科研人员历时3年完成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对人类的条染色体进行测序;选样时通常选择采集男性血液样本建立白细胞基因血库,原因是
(2)为了得到高纯度的少数民族DNA样本,采样地点选在偏远的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主要原因是隔离,使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几率小,从而阻止了各民族之间的
(3)如图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基因A频率的变化情况,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在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其中基因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在T点时(填“是”“否”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②若时间单位为年,在某年时,甲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30%和60%,则此时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现假设甲种群所生存的环境发生一种新的变化,使得生存能力AA=Aa>aa,其中aa个体每年减少10%,而AA和Aa个体每年均增加10%,则下一年时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该种群(填“会”或“不会”)发生进化。
③“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的形成过程”的说法是否正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