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 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l |
| B.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
| 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 |
| 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
某一区域M、N两种群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种群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
| A.若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 |
| 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 |
| C.d<b时,M与N种间竞争激烈 |
| D.M、N的数量将呈现“J”型增长 |
某物种进入某地后,其种群数量变化,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先呈“S”形增长.后呈“J”形增长 |
| B.先呈“J”形增长,后呈“S”形增长 |
| C.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会保持稳定 |
| D.K值是环境条件允许的种群增长的最大值 |
某环境中的种群,其数量变化最可能的是 ( )
| A.呈“J”型或“S”型曲线增长 |
| B.增长、波动 |
| C.波动、稳定 |
| D.增长、下降 |
下列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
|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人老龄化阶段 |
| B.2007年,安徽省的人口出生率为12.75% |
|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周围形成集群 |
| D.由于微甘菊的入侵,松树种群的死亡率比较高 |
在生长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 )
|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
| B.彼此问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
| 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
| D.物种组成及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