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两种生物种群的增长曲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按甲曲线增长的种群无K值,无种内斗争,增长率始终不变 |
B.按乙曲线增长的种群,到a点后种内斗争最为激烈,且增长率为零 |
C.按乙曲线类型增长的不同种群,在同一环境下,b点时的增长速率不同,但均为最大值 |
D.甲曲线的数学模型为Nt=N0λt,其中λ代表增长率 |
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
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
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
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 |
B.甲、乙、丙三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1 |
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
D.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若从细胞周期考虑,最好选用物种___的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细胞周期时间(h) |
|||
植物 |
A时期 |
B时期 |
合计 |
物种Ⅰ |
10.6 |
0.4 |
11 |
物种Ⅱ |
18 |
0.5 |
18.5 |
物种Ⅲ |
10.4 |
2.3 |
12.7 |
物种Ⅳ |
16.5 |
2.4 |
18.9 |
A.ⅠB.ⅡC.ⅢD.Ⅳ
在晴朗的夏季,将一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放入密闭的透明玻璃罩内,室外继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CO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水平虚线:实验开始时玻璃罩内CO2浓度)。据图得出的正确判断是
A.FG段表明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 |
B.E点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比A点时多 |
C.B点呼吸作用强度比C点小 |
D.该植物在这一天中表现出生长现象 |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不正确的推论是
光照强度(klx) |
1.0 |
3.0 |
5.0 |
7.0 |
8.0 |
10.0 |
CO2变化量 [mg/(100 cm2·h)] |
+2.0 |
-2.0 |
-6.0 |
-10.0 |
-12.0 |
-12.0 |
A.光照强度为1 klx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少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B.光照强度为2 klx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为0
C.光照强度由5 klx增强7 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大
D.光照强度为9 klx时,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