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 |
B.处于图3中B→C段的是图1所示细胞;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 图4中d所示的情况 |
D.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对应图3中的A→B段 |
如下图所示,在下面四个年龄分布类型中,哪一类型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大( )
下图表示某种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原因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 |
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肯定增加了营养供应 |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崩溃 |
D.图④表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某种鱼,d点表明捕捞过度 |
某生态园的面积为40hm2,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仓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20只作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00只,其中发现6只带有标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农场仓鼠的种群密度约为4000只/hm2 |
B.仓鼠在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导致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大 |
C.此种方法可以调查该地的物种丰富度 |
D.生态园防治鼠害可以提高生产者到其他生物的能量传递效率 |
下列属于群落层次的是( )
A.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 B.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 |
C.水池中大鲈鱼和小鲈鱼的分布 | D.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
在无人为因素的干扰下,群落演替的总趋势一般为( )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