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到谁家?
对《十五夜望月》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唐代王建的绝句,在唐代咏中秋的诗篇中,较为著名。
B.首句写中庭月色,“地白”二字,使人不由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
C.第二句中表明由于夜深,秋露打湿了桂花。意境很悠远,耐人寻思。
D.诗的结尾作者采用了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了自己的思念之切。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野望(南宋)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诗的前两句境界比较开阔,写水写山,引起下文,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水底见青山”写出了山、水的什么特点?
山:水:

湖上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说说首句“花开红树乱莺啼”中“乱”字的妙处。
答:
细读诗歌,说说最后一句游人“归”时的情景。
答:

苏堤春晓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鸟。
何处黄鹂破暝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苏堤上柳枝盛、迷雾散的景象,其中“”一字尽现清朗开阔的意境。
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三、四句诗所展现的情景。

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题。(4分)
北斋雨后①北宋·文同
小庭幽圃绝清佳, 爱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②,留客临轩试越茶③。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注] ① 此诗为作者熙宁七年(1074)任兴元府知府时所作,北斋是他庭院中的书斋。②吴画指唐代大画家,被后人尊为“画圣”的吴道子。③越茶即越地(今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之茶。
第二联通过双禽占竹、一蝶寻花的画面描写,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氛围?
结尾两句是点睛之笔,“多”“少”二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古诗欣赏(2×3=6分)
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诗的第一行 “鹅,鹅,鹅” ,是两种声音的模拟,你认为可以是哪两种声音呢?
这首小诗展现了怎样一幅画面?
从下面两题中选择一题作答
①“王杨卢骆”是“初唐四杰”,其中“骆”指骆宾王,“王”指()
A、王维 B、王湾 C、王勃 D、王昌龄
②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骆宾王的《讨武曌檄》令()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用此人?”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中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