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人民……因有关法律和权利的一些共同的协定以及参与互利行动的愿望而结合在一起”。近代启蒙思想最能体现上述主张的是
| A.天赋人权 | B.社会契约 | C.三权分立 | D.人非工具 |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
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 A.秦、唐、元 | B.汉、宋、明 |
| C.秦、唐、明 | D.秦、元、清 |
假设你是中国秦朝时期的丞相,当你与同时期的罗马元老院成员相遇时,在治国原则上的最大分歧是()
| A.“秦法”与“十二铜表法” | B.“皇权至上”与“政事共商” |
| C.“郡县制”与“元首制” | D.“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 |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
| B.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
|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
| D.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
下图形象的反映了西周时期两种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②都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③前者在政治方面的体现是分封制④前者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后者是属于上层建筑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A.① | B.② | C.④ | D.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