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制度的拉动和滞后效应对小农经济结构影响示意图”。据此判断,晚清时期对经济结构的演进客观上产生拉动效应的国家制度或政策是

A.商业专卖 B.闭关锁国
C.开埠通商 D.实业救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演变概括为“见山
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 三重镜像。由“界线
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欧盟成立 C.苏联解体 D.9·11事件

2011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春”(利比亚等中东乱局)、“夏”(英国伦敦社会
骚乱)、“秋”(美国纽约“占领华尔街”行动)、“冬”(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等重大
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形势呈现

A.乱象丛生,危机重重
B.“一超多强”的格局开始被打破
C.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D.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
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

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
B.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
C.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
政策中,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建立经互会
B.推行杜鲁门主义
C.建立北约
D.实施马歇尔计划

邓小平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中指出: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
我们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而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对此理解最正
确的是

A.国际社会想干扰中国收回香港
B.国际社会一致认可“一国两制”
C.“一国两制”方案在联合国得以通过
D.“一国两制”对解决国际争端有借鉴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