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06年12月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做演讲时说:“社会问题在欧美是积重难返,在中国却还在幼稚时代,但是将来总会发生的。到那时收拾不来,又要弄成大革命了。革命的事情是万不得已才用,不可频频伤国民的元气。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这真是最大的责任。”这则材料无法揭示出

A.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在欧美国家比较严重
B.民生主义着眼于社会改良和国民共享文明福祉
C.民生主义带有防止出现伤害国民元气的社会革命的愿望
D.孙中山力争用暴力革命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民生问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毛泽东的头像于1937年1月出现在美国《生活》杂志上,这是他第一次在全世界露出“庐山真面目”。随着中国的巨变,他越来越多地进人西方人的视野。他最令中国人民称颂的功绩是

A.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B.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C.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主力从集结地开赴华北战场协同友军作战,途中需要

A.东渡黄河 B.北渡长江
C.跨越陇海线 D.挺进大别山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

A.五四运动爆发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苏联建成杜会主义社会

“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是近代中国的一些革命口号。这些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 B.抗击外国侵略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