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斯通普夫、菲泽在《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一书中指出:“他把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审视他自己的生活和其他雅典人的生活和思想上……他不留情面地在人们无序的行为之下追寻稳定恒常的道德秩序。”据此推断“他”应是
A.普罗塔格拉 | B.泰勒斯 | C.苏格拉底 | D.伯里克利 |
下图是1917~1922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观察图例,结合所学知识,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
C.为《每周评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
D.《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
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最主要体现在()
A.同意改组国民党 |
B.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中共合作 |
C.召开国民党一大 |
D.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因为它:①包含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内容;②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③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④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 |
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
B.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 |
C.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
D.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
某民意测验机构在北京大学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出一位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和五四运动时期贡献最大的人物,结果胡适得票数名列前茅。胡适的有关活动对其票数有影响的是:①“文学革命”中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②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③主要宣传实用主义,主张社会改良;④极力赞扬工读互助协作的新生活()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