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以此增强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非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 论
A
将少量Fe(NO3)2试样加水溶解,滴加稀H2SO4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Fe(NO3)2试样已变质
B
将少量某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出现白色沉淀
该气体一定是CO2
C
分别测定常温下0.1 mol·L-1 Na2SiO3溶液和Na2CO3溶液的pH
pH:Na2SiO3> Na2CO3
非金属性:Si>C
D
向浓度均为0.1 mol·L-1 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某同学用沉淀量测定Na2CO3和NaOH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分数,有关叙述如下。
①可以使用MgCl2溶液作沉淀剂,使OH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
②检验是否完全沉淀的操作方法是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沉淀剂溶液
③用氯化钡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作沉淀剂,优点是实验结果的准确度较高
④用氯化钡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作沉淀剂,优点是碳酸根离子能完全转化为沉淀。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将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变浑浊
该气体一定是CO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
溶液不显红色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另取样,先滴入氯水,再滴入KSCN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D
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的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
有银镜生成
该物质一定是葡萄糖

某同学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几种无机离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滴加BaCl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
B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色
原溶液中有I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Na、无K
D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