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
| 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
| 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以此增强 |
|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非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
将标况下的2.24LCO2通入150mL 1mol/LNaOH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Na+)等于c(CO32-)与c(HCO3-)之和 |
| B.c(HCO3-) 等于c(CO32-) |
| C.c(HCO3-) 略大于c(CO32-) |
| D.c(HCO3-) 略小于c(CO32-) |
H2S溶液中,在采取措施使pH增大的同时,则c(S2-)的变化情况是
| A.增大 | B.减小 |
| C.不变 | 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温度控制在500℃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
| B.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 |
C.工业制取金属钾 Na(l)+KCl(l) 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钾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
| D.打开碳酸饮料会有大量气泡冒出 |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 |
| B.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 |
|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
| D.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 |
将等物质的量的F2和ClF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F2(g)+ClF(g)
ClF3(g);△H<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恒温恒容,当ClF 转化40% 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初始时的0.8 倍 |
| B.若 c(F2):c (ClF): c (ClF3) ="1:" 1: 1, 则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
| C.达到平衡后,若增大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左移 |
| D.平衡后再降低温度,保持恒容,达到新的平衡,则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