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是我国四省(直辖市)的常住人口(其中包括在该地居住的离开原籍半年以上的人口)的普查数据,读后完成11—13题。
表1
省(直辖市) |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占 全国总人口数的比重(%) |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占 全国总人口数的比重(%) |
甲省 |
7.17 |
7.15 |
乙省 |
7.31 |
7.02 |
丙省 |
6.83 |
7.79 |
丁市 |
1.32 |
1.72 |
表中内容反映,甲、乙、丙三省
A.已出现人口负增长 |
B.人口流动量大 |
C.经济发达 |
D.人口大省 |
丁市人口普查数占全国的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快,人口出生率高 |
B.生活水平提高,自然增长率高 |
C.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 |
D.经济发达,迁入人口数量多 |
从第五次人口普查到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0年间,人口数量增长率最高的是
A.甲省 | B.乙省 |
C.丙省 | D.丁市 |
如图是采用手机信号定位获取的某市新建城区工作日人口分布变化示意图,图中甲地最可能是( )
A. |
办公区 |
B. |
商业区 |
C. |
住宅区 |
D. |
生态区 |
如图为北京时间2020年5月14日14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图推断( )
A. |
甲地风向偏西南,气温高 |
B. |
乙地气流辐散,空气洁净 |
C. |
丙地天气晴朗,紫外线强 |
D. |
丁地受冷锋影响,有暴雪 |
如图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某地36小时内的实况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影响本时段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 |
B. |
大气环流 |
C. |
海陆风 |
D. |
台风 |
该地最可能位于( )
A. |
珠江三角洲 |
B. |
河西走廊 |
C. |
松嫩平原 |
D. |
钓鱼岛 |
代表太阳辐射变化的曲线是( )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