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 )
A.延续元朝典章 | B.继承华夏传统 | C.复兴汉唐制度 | D.回归周朝典制 |
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A.经世致用 | B.工商皆本 |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D.天下为主,君为客 |
有学者说:每一次人类文化的交流,都会带来一次文化发展的机遇。比如说,我们遇到了印度佛教就是一个很大的幸运。以下事例不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有
A.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 B.程朱理学的创立 |
C.吴道子创作《送子天王图》 | D.敦煌莫高窟的兴建 |
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④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④⑤ |
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以下皇帝的行为,不属于对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 B.为了加强皇权而打击诸侯势力 |
C.皇帝重视发生的自然灾害 |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
《诗经》原本叫《诗》,或《诗三百》,被称为“经”始于
A.春秋末年 | B.战国时期 | C.西汉 | D.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