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到“神七”飞天再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得到一个相同的回答,那就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建设在民族精神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的发展与创新。这表明
①中华民族精神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②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待售商品数量增加10%,价格水平下跌4%,货币平均流通次数由5次减为4次。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若该国要保持币值稳定,流通中的货币量应
A.增加32% | B.增加26.4% | C.增加40.8% | D.减少6% |
2010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于9月27日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开幕,以纪念这位中国先贤诞辰2 561年。据此回答举办孔子文化节的意义在于( )
①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把儒家文化作为当今时代的主流意识 ③发挥文化凝聚力的作用,增进民族团结 ④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孔子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不仅对中国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明进步也产生了积极作用。20世纪末,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发表了著名的《巴黎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 500年前,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这说明( )
A.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 B.中国传统文化值得世界各国人民继承 |
C.中国优秀文化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 D.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发展和创新 |
2011年1月2日,经典巨作李玉刚《镜花水月》全球巡演歌会于人民大会堂荣耀回归。歌会从文学、音乐、舞蹈、灯光、服装、舞美及多媒体,以国际化视角创制“镜花水月”,倾力打造一部中国式的歌舞盛宴,向海内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向海内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是因为( )
①传统文化始终对经济、政治具有促进作用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②④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透过武昌城头飘过的历史烟云,回首南湖红船起航90年来的时代变迁,我们深刻感受到必须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因为( )
①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之魂②各个时期的民族精神是完全一样的③它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④它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为经济建设的根本动力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2011年4月24日,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A.能促进学校文化产业的发展 | B.能提高学生参与文化生活的能力 |
C.会极大地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 D.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