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木兰诗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装,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愿为市鞍马( )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
(3)万里赴戎机( ) (4)朔气传金柝( )翻译句子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从修辞上看属于__________ ,从表达方式看属于____________,这两句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木兰的归来,家人表现如何?(用原句回答)这几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选文中画线句是什么描写?表现了木兰什么样的心情?
诗中描写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诗歌的最后一段主要写 ,表现了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乙】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刘禹锡元稹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两首诗都提到的“乐天”是谁?乙诗所描绘的情景可用甲诗中的哪个词语来概括?
元稹、刘禹锡与“乐天”友情极深,他们都曾受到权贵打击,被迫离京。结合甲乙两诗,分析元稹与刘禹锡在面对挫折时有什么不同的人生态度。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
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填空。从诗中看,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心情是十分复杂的,既有,也有,更有乐于奉献的情怀。
请说说你对第三、四句诗的理解。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 榴花
唐·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这首诗的第一句“五月榴花照眼明”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清幽环境的喜爱之情;也有人说,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之情。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诗
诉衷情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沙场秋点兵”,“沙场”即
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诉衷情》只有正标题,《破阵子》还有一个副标题。 |
B.“梦断”、“梦回”两句都是回顾驰骋疆场的军旅生涯。 |
C.前者为“觅封侯”,后者为“赢得生前身后名”,全是为个人博取功名。 |
D.“泪空流”、“可怜白发生”两句,抒发的都是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