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某处子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的4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 |
B.若图②所示为某湖泊中草鱼的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是草鱼的繁殖能力增强 |
C.图⑨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有一定限度 |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灭虫,如果将害虫仅消灭到K/2的数量就达不到理想效果 |
图1表示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分子状态图,图2表示该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某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3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2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可以合成黑色素 |
B.若b2为RNA链,则其碱基序列与b1链的互补链碱基序列相同 |
C.若图2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仍可不断合成物质乙 |
D.该生物的一个体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DNA分子含量多于8个 |
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麦和玉米的维管束鞘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所含叶绿体是否有基粒 |
B.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能合成部分蛋白质可推知其中含有核糖体 |
C.人体中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因而功能不同 |
D.根瘤菌能够固定N2,其根本原因是拟核中有与固氮有关的基因 |
下列关于作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把两个小麦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常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
B.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常采用单倍体育种 |
C.培育无子西瓜可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三倍体西瓜雌蕊柱头 |
D.袁隆平培育的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
某雄性动物(基因型为AaBbCc,三对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四分体时期,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含A、a基因的部位发生了交叉互换。该细胞以后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类型有( )
A.1种 B.2种 C.4种 D.8种
已知细胞畸变率(%)=(畸变细胞数/细胞总数)×100%。下图表示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及不同处理时间对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诱发细胞发生畸变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 |
B.时间相同条件下,秋水仙素浓度与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成正相关 |
C.浓度相同条件下,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与秋水仙素处理时间成正相关 |
D.若要提高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可采用浓度为0.15%的秋水仙素处理24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