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所示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熟石灰改良土壤 | B.氢气做燃料氦气做保护气 | C.氦气做保护气 | D.合金制自行车 |
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的硬度比石墨大——碳原子的内部结构不同 |
B. |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 |
C. |
5mL水与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
D. |
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
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微粒的运动和变化是导致物质发生变化的原因 |
B. |
原子虽小,既有质量也有能量 |
C. |
繁多复杂的物质是由种类有限的元素组成的 |
D. |
离子带电,所以不能构成物质 |
吃粽子是我国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灰汤粽”香气四溢,征服味蕾,深受人们欢迎。制作时先用多层纱布盖住容器口,再将草木灰放在纱布上,不断用沸水浇淋,得到浓度较大的碳酸钾溶液,即为“灰汤”,将包好的粽子放入“灰汤”浸泡数小时后再煮制而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在沸水中,碳酸钾的溶解度较大 |
B. |
碳酸钾属于碱 |
C. |
“灰汤粽”含有的主要营养素是糖类 |
D. |
制作“灰汤”的过程中用到了过滤原理 |
2022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旨在进一步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实现节能减排 |
B. |
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
C. |
大力提倡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为土壤提供肥料 |
D. |
积极植树造林,严禁乱砍乱伐,促进达成“碳中和”目标 |
2022年2月,北京成功举办第24届冬奥会。大量创新技术的应用为“绿色奥运”增光添彩。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利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技术为比赛场馆制冰 |
B. |
利用氢燃料电池为奥运村客车提供动力 |
C. |
利用加压技术将氢气液化储存在“飞扬”火炬中 |
D. |
利用模具压制“冰墩墩”硅胶外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