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错误的是( )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
B.富集培养这一步可以省略,但所得的纤维素分解菌较少 |
C.经稀释培养后,可用刚果红染色并进行鉴定 |
D.对照组可用等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
有一种生化毒气能强烈抑制人的乙酰胆碱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不能分解成乙酸和胆碱。使乙酰胆碱迅速分解的主要作用是
A.保护突触 |
B.使突触后膜选择透过性丧失 |
C.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
D.有利于神经元迅速合成新的乙酰胆碱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 |
下列图示中甲为突触结构,乙为反射弧模式图,关于二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神经冲动从A传至B,要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
B.甲中3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3内容物释放至5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
C.甲图所示的结构在乙图示中有二处 |
D.若切断乙图中的c点,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d点不会兴奋 |
四川抗震救灾的动人场面展示了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顽强。当救援者从废墟中救出长时间被困的人员时,一般是先将其眼睛蒙上并尽快补给生理盐水。这样做的原因是
①补给生理盐水是给被救者补充水分和能量
②蒙上眼睛是防止被救者在被搬动时产生眩晕
③蒙上眼睛是为了避免被救者的眼睛受到强光刺激而受伤
④补给生理盐水是为了缓解被救者出现的脱水和电解质失衡症状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人的体温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中,分泌活动都增强的内分泌腺是
A.胰岛 | B.垂体 |
C.肾上 | D.性腺 |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田,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
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
C.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
D.在Ⅱ处施加剌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