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下列选项中,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   )

A.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B.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C.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
D.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
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值变化曲线(下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1—5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C.第15—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第20—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
B.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就会引起人体衰老与死亡
C.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
D.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右图表示小麦叶片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X物质是由CO2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后形成的,Y物质是丙酮酸
B.①、②过程可以产生[H],④过程需要消耗[H]
C.①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D.①②两个过程中没有消耗氧气,③过程会产生氧气

科学家分离了脉胞菌(真菌)的突变品系——poky小菌落,与野生型进行了下列杂交实验:
poky小菌落♀×野生型♂→后代全部为poky小菌落
②野生型♀×poky小菌落♂→后代全部为野生型,由此可判断决定性状的基因位于

A.细胞核中的DNA B.质体中的DNA C.细胞质中的RNA D.线粒体中的DNA

(10分,除注明外,其余每空2分)2009年10月,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安全证书。下图表示该抗虫水稻主要培育流程,据图回答:

(1)④过程应用的主要生物技术是
(2)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下图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示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位点),据图分析

①人工改造时,要使抗虫基因表达,还应插入____________。
②人工改造时用限制酶Ⅱ处理,其目的是:第一,去除质粒上的 基因,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引起细胞的无限分裂和生长;第二,使质粒带有单一限制酶作用位点,有利于 。第三,使质粒大小合适,可以提高转化效率等。
③若用限制酶Ⅰ分别切割改造过的理想质粒和带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并构成重组Ti质粒。分别以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观察到的细胞生长的现象是
(3)若限制酶Ⅱ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粘性末端为,则该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