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幼苗,温室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 温室 | 
   A | 
   B | 
   C | 
  
| 二氧化碳浓度 | 
   0.03% | 
   0.1% | 
   0.1% | 
  
| 温度 | 
   20℃ | 
   20℃ | 
   30℃ | 
  
①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__________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②温室B中的萝卜幼苗比温室A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温室B内______________。
③经实验探究,他们认为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原因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研究某种植物种子的储存条件,研究人员做了下列实验并得到相应的数据,请分析回答问题:
| 实验 | 
   操作方法 | 
   储存时间(年) | 
   种子发芽率(%) | 
  
| 实验一 | 
   ①1000克含水9%的种子在30℃环境下保存 | 
   1 | 
   12 | 
  
| ②1000克含水9%的种子在10℃环境下保存 | 
   5 | 
   75 | 
  |
| 实验二 | 
   ③1000克鲜种子用无水的干燥剂吸湿密封保存 | 
   5 | 
   80 | 
  
| ④1000克鲜种子普通密封保存 | 
   1 | 
   10 | 
  
(1)根据实验一可知,保存种子的有效措是;
 (2)根据实验二可知,保存种子的有效措是;
 (3)实验一中①和②是一组实验,该对照实验研究的变量是。
如图所示,把一棵银边天竺葵(它的叶子边缘呈白色,其它部分呈绿色)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选一健壮的叶片,用不透光的两块黑纸片在A处从正反两面遮住,然后将整个植物体移到阳光下照射数小时。之后把该叶片摘下,去掉叶绿素,加碘液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处在滴加碘液后颜色变成色,原因是
 (2)A处在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原因是A处遮光未进行光合作用,
 A与B进行对照说明了。
 (3)C处(叶片边缘)没有变蓝,说明。
某组同学在饲养家蚕的过程中,发现家蚕很喜欢吃桑树叶,家蚕喜欢吃桑树叶是不是家蚕的先天性行为呢?针对这一问题他们进行了探究。下面是他们在制定实验方案时的假设和争论的几个问题,请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你的建议。
 1.该组同学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用蚕的选取:
 A.使用已经孵化的家蚕进行实验
 B.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待刚孵化的蚕进行实验
 你的建议是选择________方案,原因。
 3.实验用蚕的数量:
 A.每组三只 B.每组十只
 你的建议是选择________方案,原因。
 4.树叶的选择
 A.选用桑树叶和杨树叶 B.只用桑树叶就可以
 你的建议是选择_______方案,原因。
请你根据下列学生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将同一种树的树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中滴加蒸馏水,让树叶保持潮湿。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环境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环境下。请你分析:
 (1)这个方案的实验组是___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___。变量是__________。
 (2)试验过程中为什么要滴加蒸馏水让树叶保持湿润?
 (3)如果甲、乙两组所用的树叶种类不同,行不行?为什么?
。
(1)实验“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中,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2)实验“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中,将装有新鲜菠菜的A袋和不放任何材料的B袋放到黑暗处的原因是;在甲、乙两广口瓶中分别放入沸水处理过的菠菜和新鲜菠菜的目的是形成。
 (3)实验“探究种子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中,将保温瓶倒置的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