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托尼·尤克脸涨得通红,觉得浑身不自在。为什么老师总是盯着他?她的嘴唇还似乎不满意地蠕动着。
托尼才10岁,非常崇拜他的老师汉森太太,一个脸上总是挂着宁静微笑的身体修长的妇女。有一次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她抚摸他的头,告诉他,他知道这个答案,只需稍微想一想。托尼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结果。从那时起,取悦于她成了他生活中重要的事。现在,出了什么事?什么地方做错了?
放学后,托尼心事重重地在街上走着。他在一家商店的橱窗前停下来,打量着自己:带补钉的衣服,露脚趾的网球鞋。这不是他的错,这是1932年冬,整个美国都处于大萧条之中。
托尼的父亲生于乌克兰,原来在一家钢铁厂工作,由于大萧条而被暂时解雇了。托尼的母亲为人家糊墙纸,1个房间1美元,这成了6口之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第二天中午,托尼正准备回家吃午饭,汉森太太突然出现在他身边。“跟我来,托尼”,她命令道。托尼的心一沉,心想可能是要叫我去校长办公室。
汉森太太走上大街,街上有一家旧货店。她走了进去,托尼跟在后面。“坐下”,她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对托尼说。托尼坐了下来。
“你能找一双适合这个男孩穿的旧鞋吗?”她问。店员让托尼脱下他那双网球鞋,量了量他的脚,然后很抱歉地说他们没有合适的鞋。“那就要一双黑色的长统袜。”汉森太太说着把手伸进了钱包。托尼忧郁地低下头,看了看伸在鞋外的脚趾。
走出旧货店,托尼本想回学校,可是汉森太太一句话也不说就朝另一个方向走去,托尼不得不跟在后面。他们进了一家百货店。这次店员拿出了一双崭新的黑色高帮皮鞋。汉森太太笑着点点头。托尼瞥了一眼付款单——那是一笔他从未看过的大数目。他们拿着鞋盒子进了一家饮食店;汉森太太给自己要了一块三明治,给托尼买了一碗汤。
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切,托尼对自己说。回到学校,他坐在衣帽室的地板上,换上了他的新袜子和新鞋子。
不久,学校被迫关闭了。学生和教师们各奔他乡。托尼还没找到适合的机会向他的老师表示谢意,他敬爱的老师就离开了学校。
后来,托尼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在关岛的海军陆战队服役,获得勋章。再以后,他成了一名工程师,先在北太平洋铁路公司工作,随后去了柏林村北方公司。他结了婚,有4个孩子。他还建立一个义务献血组织,并连续26年在学校和医院里义务演出。
1970年,托尼患大面积心绞痛。躺在病床上,他又想起了他的老师。他想知道他的老师是否还活着,住在哪儿。他知道他还有一桩心事没办完。
1984年8月,托尼·尤克已经62岁了,并是3个孩子的祖父,他给明尼波里教师退休基金会写了封信。几天后,汉森太太的女儿给他回了电话。她说,她就住在附近,她的母亲早在15年前就退休了,现移居南加利福尼亚。
“Hello”,他立刻听出了他老师的声音。
“汉森太太,我是托尼,托尼·尤克。”他觉得他声音颤抖,简直说不出话来。
当他解释完他打这个电话的原因之后,汉森太太说:“托尼,很抱歉,我记不得你了。我接触过的贫困的孩子太多了。”
“没关系”,他安慰说。他告诉她,说他准备飞往加利福尼亚去与她共进晚餐。
“噢,托尼,那开销太大。”汉森太太说。
“我不在乎。我想这么做。”托尼说。
9月28日,托尼飞往圣地亚哥。在那里他租了辆小车,买了束玫瑰花。沿着海岸线行进,最终找到了汉森太太的家。84岁的汉森太太穿着盛装在门口迎接了他。她的白发刚刚烫过,眼睛里闪着明亮的光彩。托尼奔过去扶着她的双臂,轻轻地吻了她。“噢,托尼”,汉森太太兴奋地说,“玫瑰是我最喜欢的花。”
托尼载着汉森夫妇到了乡村俱乐部,在那里他们追忆着50多年前的往事。托尼讲述了怎样收集血液和在学校和医院里为孩子们演出。“当我做这一切的时候,”托尼说,“我常常想起你和你买的鞋子。看,是你决定了我的一生。”
几个星期后,托尼收到了汉森太太寄来的一张精美的名信片,上面有她的手书:“在我的一生中,我收到过很多从前学生寄来的贺词和感谢信,但这次与你相聚是我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文章第一自然段用了何种手法?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对托尼家境的介绍属于叙述中的哪种?在文中有何作用?
汉森太太先去旧货店为托尼买鞋子,因没有合适的才又去新鞋店,这说明什么?
当托尼对自己说: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切,他内心感受如何?后文哪些地方与此处照应
托尼患病时还有一桩心愿未了,是什么心愿?
当托尼去看望汉森太太时,对汉森太太有哪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汉森太太认为与托尼的相聚会是她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食身上穿
①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衣料的选择也在发生变化:从最初的棉麻,到后来的人造纤维尼龙、的确良。其实,各种纤维制成的衣料都有局限,比如棉质服装虽然舒服,但总觉得不上档次,不容易吸引眼球;丝绸虽然轻薄柔软,但容易起皱;麻类虽然凉爽,但穿在身上总有刺痒感;化纤虽然平整,却难与皮肤亲和。而眼下又兴起了“绿色服装”、“生态服装”,人们又重新选择了天然纤维,一些服装生产商也开始利用天然作物开发新型的生物布料。
②大豆一直是博得大众喜爱的食品。现如今,大豆也不再仅仅用来磨豆腐、榨豆浆,一种用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新型服装面料正在进入我们的生活。生产这种大豆蛋白纤维所用原料是榨油后的豆渣,因此称之为“绿色纤维”是再贴切不过了。经生化技术的一番“点化”,大豆就从“吃的”摇身变成“穿的”了,大大提高了大豆产品的附加值。
③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服装像棉花般柔软,看起来具有丝织品的天然光泽和悬垂感,还能抗茵、防静电。它除了具备以上各种纤维的优点外,还有很多独特之处。由于大豆蛋白纤维外层基本上是蛋白质,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保健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现在穿着时尚的人们来说,大豆蛋白纤维的出现给了他们更多选择的余地,再加上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服装还符合免烫、易洗的潮流,更是会得到很多人的青睐。另外,穿上大豆蛋白纤维衣服,最值得自豪的是可以这样宣称:“我的衣服可是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哦!”
④大豆蛋白纤维备受宠爱,玉米纤维也不甘示弱。在意大利的一些球队,俱乐部为球员们特别配备了含有玉米纤维的球服,这种运动衣具有比一般的棉制服装高好几倍的吸汗性,可以让球员在大汗淋漓时觉得更舒适,为球衣增添了人性化的色彩。
⑤传统的化纤或人造纤维是用石油提炼而成的,而玉米纤维则完全是从玉米这样可循环再生的农作物资源中提取,因而不会污染环境,更能被生物分解,最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正可谓取自大地,再回归大地。
⑥此外,玉米纤维还可以制成更柔软、更像真皮的人造皮革,而且玉米纤维通过加工改造,还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复合纤维。目前。已有科学家考虑用玉米纤维制作宇航服。
⑦由此可见,利用天然作物开发新型生物布料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请简要说明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服装有哪些独特的优点? (3分)

第四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根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大豆蛋白纤维备受宠爱,玉米纤维也不甘示弱。


(2)由于大豆蛋白纤维外层基本上是蛋白质,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保健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结合本文内容,为“玉米纤维”服装写一则推广介绍语,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 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 _____ _

阅读《没有一种草不是花朵》
李雪峰
①那时我们还居住在深山里的乡下,我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春天,小草刚被融雪洗出它们嫩嫩的芽尖时,老师告诉我们,学校准备组织我们搭车到百里外的县城去参加作文竞赛。我们一听又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担忧的是
②头发花白的老校长看出了我们的忧虑,他就说:“你们常常上山下田,谁能说出一种不会开花的草?”
③不会开花的草?蒲公英是会开花的,它的花朵是金黄金黄的,秋天时结满了降落伞似的小绒球;汪汪的狗尾草也是会开花的,它狗尾巴似的绿穗穗就是它的花朵; 就连那些麦田里的荠荠草也是会开花的,它的花洁白洁白的,有米粒那么大,像早晨被太阳镀亮的一颗颗晶莹的露珠。我们想来想去,把每一种草都想遍了,可是谁也没有想出有哪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我们想了半天都摇摇头说:“老师,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所有的草都会开出自己的花朵。”
④老校长笑了,说:“是的,孩子们,每一种草都是一种花,栽在精美花盆里的花都是一种草,而生长在田地边和山野里的草也是一种花啊。不论生活在哪里,你们和其他人一样,都是一种草,也都是一种花。记住,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再美的花朵也是一种草。”
⑤几十年过去了,当我从深山里的乡下走进都市里的大学,当我从乡下青年成为城市缤纷社会的一员,当我面对一束束流光溢彩的鲜花和一次次雷鸣般的掌声时,我从不自卑,也没有浮躁过。我总会想起老校长的那句话——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而每一种花朵也是一种草。
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话。
兴奋的是;
担忧的是
文中第③段画线句子优美生动,请你用自己的语言从两个角度简要加以赏析。


校长要我们记住:“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再美的花朵也是一种草!”他要告诫“我们”什么?


乡下的教育条件和城里相比,差别还是比较大的,这对乡下孩子的成长果真没有影响吗?请你谈谈看法。

阅读《社戏》(选段)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个比喻有什么作用?

“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此句话从描写角度看是从哪个角度描写的?主要表现的内容是什么?
角度:
表现的内容:
结合以下两句话,简析水乡农家少年的性格特点或品质:
(1)“阿发,阿发,这边是你家的,那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

(2)“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很多呢。”

用一句话概括这几段文字的内容。

结合全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美景和塑造江南水乡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

阅读下列选文,完成小题。(共12分)
擦鞋合同
一冰
①张志林中专毕业后,长期找不到工作,邻居李大婶给他出了个擦鞋的主意,张志林只有咬咬牙,上街擦皮鞋。
②第一天上街,张志林很不好意思。拎着擦鞋工具躲躲闪闪,直到中午也没擦到一双鞋,饥肠辘辘地在街头徘徊,终于痛下决心,从街两边的店铺挨个寻找生意。
③张志林路过一家书店,鼓足勇气走进去。书店不大,四壁摆满了书,30岁左右的女老板正静静的看书,他问:“大姐,要不要擦鞋?才5角钱,不贵的。”街上擦皮鞋的都是1元钱。
④女老板放下书,认真的打量他一下,然后伸出手向屋里一指,笑着说:“床边有一个床头柜,上面有一个鞋盒,你把鞋盒里面的鞋拿出来擦擦。”张志林很快拿到鞋:“大姐,这双鞋还没穿过,不用擦,有没有穿过的鞋?”
⑤女老板说:“这双鞋买回来还没上油,就擦这双吧。”张志林只好拿出工具,认真擦起来。不一会儿把红皮鞋擦得油亮油亮的。
⑥女老板小心翼翼地捧着红皮鞋,像对待一件容易破碎的珍宝。她拿出一张百元大钞,递给他,张志林一见这么大的钱,手足无措地说:“大姐,我今天是第一次出来,没带零钱。”
⑦女老板轻轻笑了,双手抚摸着百元大钞:“小兄弟,我跟你定个口头合同,行不行?”张志林忙问:“啥合同?”
⑧女老板说:“这100块钱,请你每两天来一次,给我擦100次鞋,行不行?”张志林接下钱。心里暗暗决定,无论如何,一定要每两天来给女老板擦一次鞋,不能失信于人。他信心百倍地沿街往下走,换门问人家:“老板,擦皮鞋吧,5角钱,不贵的。”很幸运,张志林接下来又擦了好几十双鞋,到晚上算算账,不算女老板的100元,还挣了20多元。
⑨第二天,张志林照昨天的办法跑了另一条街,挣了30多元。
⑩第三天,他按约又到书店。女老板从柜台后面递出皮鞋,仍是那双红皮鞋,但根本没穿过。张志林知道女老板是想照顾自己的生意,只好再擦一遍。不过这次他擦得仍十分仔细,连鞋缝合处的灰都擦干净了。张志林擦鞋的时候,偶然抬头看了一眼女老板,只见她呆呆地盯着红皮鞋,眼睛里仿佛还含着泪水。他吓了一跳,但也不好问什么。
⑾又过了两天,张志林去书店,女老板还是拿出那双红皮鞋让他擦。张志林再也忍不住:“大姐,我知道您是想帮助我,但您这双鞋已经不用擦了。我还是过几天等你穿脏了再来吧。”说完,张志林转身就要走。
⑿女老板诚恳地说:“小兄弟,你也看得出来,这种鞋只有婚礼上才能穿,这就是我结婚那天穿的鞋。我想让它永葆青春,记住那个难忘的时刻。”原来这双鞋凝聚着她一生的美好回忆。张志林点点头,答应了她的要求。
⒀从此张志林风雨无阻,隔天都要来为女老板擦一次红皮鞋。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
⒁由于张志林的勤奋,他很快有了积蓄还清了欠账,又谈了个女朋友。因为他长期擦皮鞋,对鞋子的皮质、式样有了研究,女朋友建议他开个皮鞋店。张志林想想也是,总不能一辈子都擦皮鞋。鞋店开起来后,张志林特意挑选了一双最漂亮、最新潮的女式皮鞋,准备送给那个女老板,以感谢他对自己的帮助。并再为女老板擦最后一次红皮鞋。到了书店,仍和往常一样认真地擦过皮鞋后,他拿出一双新皮鞋:“大姐,是您鼓励我走上了再创业的道路,为了表达我的感谢,特意给您买了一双鞋。”
⒂女老板仔细端详着新皮鞋,眼里渐渐有了泪光:“谢谢你的好意,可惜,不论什么鞋子对我都没有用了。”张志林奇怪了:“为什么?”女老板苦涩地微笑一下,说:“这一年来,你什么时候见我起来过?”张志林吃了一惊,走向柜台一看,女老板原来坐在一个轮椅上,而她的双腿,只剩下两截空空的裤管!女老板平静地说:“我的脚在3年前就没有了。”
⒃“大姐——”张志林惊呆了。他的脑子里嗡嗡作响,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他为一个没有脚的人擦了一年的皮鞋!是一个没有脚的人指引他了起来!
本文主要讲述了张志林几次为书店女老板擦鞋的经历,认真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时间
张志林的所作所为
女老板对皮鞋的表现
第一天
(1)
小心翼翼地捧着红皮鞋
第三天
十分仔细地擦皮鞋并心生疑惑
(2)
又过两天
不想再擦但最终答应了女老板的要求
诚恳说出红皮鞋的意义
一年之后
(3)
(4)

简要说说文章第⒂和第⒃段中两个加线的“站”字的含义。
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将“女老板”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得生动感人的。(不超过150个字)

阅读《红树林的生态价值》一文,完成小题(共7分)
①提起红树林,可能许多人会感到陌生,但它的作用却丝毫不因受关注程度低而减弱。
②世界上的红树林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内,共有两个分布中心,一个在东亚,一个在中南美洲,而以东亚的较为繁茂。我国的红树林与东亚的红树林是同一类型。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
③调查研究表明,红树林是世界上至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如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就有111种大型底栖动物、104种鸟类、133种昆虫,还有159种变种的藻类。这是因为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④红树林对人类也具有巨大生态效益。由于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牢固扎根于海滩淤泥中,形成一道与海岸线相平行的天然屏障,故能有效抵御和降低自然灾害对堤围的危害。
⑤据专家们保守估计,中国红树林总的生态功能价值为每年23.7亿元。这其中还有大量的直接和间接价值没被计算在内,如景观生态价值、湿地系统营造价值、风险及污水去除价值、降低赤潮发生频率、自身药用价值、经济用材价值等等。如果这些项目均被科学地计算在内,红树林的生态价值将大大提高。因此,红树林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笔宝贵财富。
⑥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海岸守护神,仍然没有摆脱被人类破坏的命运。东南亚可谓热带红树林的重灾区。印度尼西亚原有红树林250万公顷,1969年后的短短10年就有70万公顷变成了稻田和养虾塘,到2000年又有50万公顷红树林被农田取代;泰国也有1/4的红树林荡然无存。另外,加勒比海地区的红树林同样命运不佳。据报道,1920年前这里的红树林覆盖率达50%,如今仅剩15%;波多黎各已有3/4的红树林不复存在……
我国红树林的生存状况也令人担忧。近40年,特别是最近10多年来,由于围海造田、围海养殖、砍伐等人为因素,不少地区的红树林面积锐减,甚至已经消失。据统计,我国红树林面积由40年前的4.2万公顷减少到1.46万公顷,不及世界红树林总面积的1‰。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300多公顷,有林面积2000多公顷,被列入《世界湿地名录》。但从1993年以来,不断有群众进入保护区挖塘搞养殖,大片大片的红树林成为荒芜的水泥塘。1998年,南澳、深圳、珠海、惠东、阳江等地海域先后暴发了大面积的赤潮,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赤潮发生后,广东省生态专家一致认为,赤潮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红树林的大面积减少。
⑧在惨痛的教训面前,人们开始醒悟。2001年我国目前保护红树林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项目——中荷合作雷州半岛红树林综合管理和沿海保护项目已正式开工。相信不久的将来,红树林将会重现于碧水蓝天之间!
(有删改)
本文按顺序分别说明了红树林的地理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管理保护。
请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划线句子所起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龙海县角尾乡损失甚微的原因。
【材料】1958年8月23日,福建厦门曾遭受一次历史上罕见的强台风袭击。12级台风由正面向厦门沿海登陆,随之产生的强大而凶猛的风暴潮,几乎吞没了整个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但在离厦门不远的龙海县角尾乡海滩上,因生长着高大茂密的红树林,该地区的堤岸则安然无恙,农田村舍损失甚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