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研究历史时,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
一般认为,唐朝以前,法律规定嫡子才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实行“诸应分田者及财物,兄弟均分”。明清更是规定:在分配遗产时,“不问妻、妾、婢生,止依子数均分”。“奸生之子(非婚生子),依子数量与半分”。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
A.庶子与嫡子关系趋于平等 | B.三纲五常观念受到冲击 |
C.嫡长子继承制逐渐解体 | D.妻妾逐渐处于平等地位 |
中国科举考试自隋朝开皇年间创立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废止历经1300多年。从下表中可推出的合理的结论是
唐代至清代状元地理分布表
地区 |
唐 |
五代 |
北宋 |
南宋 |
辽 |
金 |
元 |
明 |
清 |
北方小计 |
40 |
6 |
28 |
6 |
14 |
5 |
11 |
10 |
|
南方小计 |
17 |
10 |
27 |
74 |
2 |
78 |
88 |
(注:南北方以淮河为界。按人数排列:北方是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南方是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湖北)
①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是唐朝以后人才分布的基本特点
②北方人才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南方人才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③南宋是南北方人才分布出现根本性变化的转折时期
④中国古代人才分布的变化与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基本吻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春秋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均以德,德均以卜。”
这段材料说明
A.春秋时期宗法制遭到破坏 | B.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主要依据 |
C.占卜是确立继承人的重要手段 | D.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 |
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认为“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实质上说明了
A.商周政治制度存在差异性 | B.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
C.宗法制与礼制之间是因果关系 | D.周文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 |
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这种变化,下列观点出自黄宗羲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B.“宇宙便是吾心” |
C.“工商皆本” |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