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 B.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 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
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说:“我们对一个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的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这段话表明
A.英国同情小国但又感到力不从心 |
B.英国决心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 |
C.英国为不干涉西班牙内战找借口 |
D.英国不打算援助受纳粹进攻的波兰 |
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经济复兴 | B.增加就业机会 |
C.国家干预经济 | D.防止盲目竞争 |
“幻灭是如此彻底,以致那些最抱有希望的人几乎不敢谈了。他们问那些从巴黎回来的人,这会是真的吗?和约真的像看起来那么坏吗?总统碰到什么事情了?是什么弱点和不幸,造成这样一件令人惊奇的,意料不到的出卖呢?”这里的“出卖”实际是指巴黎和会上
A.法国未能完全实现最大限度削弱德国的目的 |
B.《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进行无情的宰割 |
C.美国企图夺取世界霸权的计划遭到失败 |
D.意大利的领土要求没有得到完全的满足 |
某一时期的苏联曾流行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同他们参观“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他们要飞机干什么?”苏联官员煞有介事:“当然有用啦,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A.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和平演变” |
B.苏联人民对新经济政策的支持 |
C.苏联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
D.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
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 B.汉代推行刺史制度 |
C.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 D.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